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8740篇
科学研究   435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294篇
综合类   252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108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1582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864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1063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赵丽华 《青年记者》2006,(21):49-50
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出新的挑战的今天,传媒业下一步的竞争焦点何在?媒体军师喻国明先生为我们指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乍听起来,好像很费解的,但细读之后,我们会发现其所言离我们的实践并不遥远。目标对了,才能走向成功,这对数码时代的图片编辑来说,更是显得紧迫。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大的媒体被造假的图片蒙骗,引起事端,数字传媒专家闵大洪先生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没有中间地带,珠三角的地市级媒体可谓深处其中,但他们不惧竞争,乘势而为,竟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鲶鱼效应"初显。  相似文献   
22.
中国与朝鲜半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明一代保持着良好的往来关系。高丽、朝鲜两朝大臣出使明朝,必记载沿途之见闻、会见之盛况,并抒发自己的感想。他们在接待明朝使臣过程中,必以诗文唱酬,有些还通过交往成为至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韩国文集中的明代史料》收录的  相似文献   
23.
《新闻与写作》2004,(5):34-34
1915年底,袁世凯花巨资买下英国曼彻斯特卫报一个版面,授意自己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和有贺长雄发表《君主与共和论》等文章,为自己称帝作鼓吹。并令人译成中文,交上海亚细亚报发表。同时,袁世凯党同伐异,封杀反对舆论,强奸民意,一时间,万马齐喑,九州喑盲,“举国沉沉,悉含鬼气”。  相似文献   
24.
就新闻传播活动而言,“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实现有效传播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着效果,一切围绕效果,确保传播致效,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5.
马加爵案、河北石家庄“3·16”爆炸案等恶性案件证明,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保护被害人,也就是保护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26.
《中国新闻周刊》2004,(46):66-66
人口的老龄化是许多国家面对的一大难题。为了在未来减轻年轻一代的压力,日本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主要用来陪伴孤独老人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27.
方超 《东南传播》2018,(8):56-59
"他者"视域是一种独立于本体外的视角,而对于国家来说,本国国家形象在他国媒体上的整体呈现,则构成他国视域中的本国形象.作为与中国制度相同、文化相亲、山水相连的邻国越南,其主流媒体越南之声上的中国国家形象如何,关乎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与认同,以及对中国影响力的态度,在2017年中越加强交往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8.
竞争力战略领域内的研究大师迈克尔·波特将影响竞争和决定竞争强度的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因素: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以及买方的议价能力。[1]也即著名的五力模型理论。这套基于产业角度的分析方法能使人们很好地理  相似文献   
29.
30.
世界各民族对死亡的认知,各有特色。文章以泰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为依据,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泰族对死亡的隐喻认知类型和死亡认知梯级结构,为探索海外民族人类文化学提供一个微观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