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13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51.
时代迅速变革,教育功能也随之变革,教师职能和角色,也必然随之变革;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加之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这些都呼唤教师职能转变,角色重塑.  相似文献   
552.
感怀学生     
1月26日阴 为人师,已不能为冬夜里舞落的雪花而忘情欢呼,多了一份沉稳。沉稳,使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艺术并行进着。 学生,这个年纪的孩子如一张白纸般洁白无暇,什么都没有的空白也正期待着知识的充实、艺术的线条来勾勒,渴望着一份满满的答卷,学生、家长、社会都在等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53.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都在积极推进量化考核,就是把教师每学期的教育教学成果量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并将这些数字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表面上看,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合理甚至公平的教师评价机制,但事实上,这样做是把复杂的智力劳动简化为单一的机器生产,抹杀了教师个人创造潜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54.
有爱做证     
初为人师,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校长便递给我一篇小文说:“看看吧,对你会有所帮助。”那是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  相似文献   
555.
备课组是校本研修中的基本组织,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以我校初中历史备课组为例,从前的备课组研修活动往往以诉苦、闲聊为主,无法解决课堂的实际问题。近年来,我校为了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确立了“以学为中心,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因材施教、以学评教、做学教合一”的新课堂实验,着力加强备课组研修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56.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中心"创设学生思维基点的办法很多,如设计形式多样的诵读模式,设计巧妙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致以及引导学生巧析教师的"曲解之辞"等。  相似文献   
557.
成人教育因其对象的特殊性而有其自身特点,作者以成人英语口语学习为例,将“以学为中心”教育理念与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成人教育中,结合成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制定出符合成人口语学习的翻转模式,以期达到口语学习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58.
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在新课改之后,出现了"师为中心""以本为本"的教学中心论的转变,以"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更加突出了教师在文本阅读中的有效引导。本文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立足文本并实现文本的超越与回归进行了全面探析。  相似文献   
559.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在新课标的倡导下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了重视。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的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60.
小班研讨课不单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规模的缩小,更意味着大学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范式转型。小班研讨课旨在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深层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相比大班讲授课,两者在教学假设、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和课堂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推进"以学为中心"的小班研讨课,需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的教学认知和教学能力培训,完善教学评价与奖励制度,探索多样化的小班研讨课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