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213篇
  免费   1379篇
  国内免费   2404篇
教育   521210篇
科学研究   39998篇
各国文化   864篇
体育   16888篇
综合类   14389篇
文化理论   3688篇
信息传播   45959篇
  2024年   2178篇
  2023年   8407篇
  2022年   7335篇
  2021年   8218篇
  2020年   7979篇
  2019年   8822篇
  2018年   4476篇
  2017年   8384篇
  2016年   11758篇
  2015年   19531篇
  2014年   52857篇
  2013年   46215篇
  2012年   54142篇
  2011年   61509篇
  2010年   49695篇
  2009年   46158篇
  2008年   53444篇
  2007年   38869篇
  2006年   29343篇
  2005年   30428篇
  2004年   25194篇
  2003年   20369篇
  2002年   15942篇
  2001年   11805篇
  2000年   8737篇
  1999年   2695篇
  1998年   1751篇
  1997年   1655篇
  1996年   1434篇
  1995年   1110篇
  1994年   873篇
  1993年   500篇
  1992年   383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201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4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22.
23.
24.
香港教育局在2014年推出应用学习中文课程,通过对课程的内容设计、评估方法、教授方法的初步探讨,发现现行课程对高中非华语学生的中文教育支持和配套未臻完善,包括教程编排不当、评估时序过急、教师资历不足等。结合香港的教育现状以及非华语学生的背景资料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加强课程宣传;增强师资培训;教育局调配生源;课程增加粤语拼音和发音内容;延迟评估时间和重新分配评估分数比例。  相似文献   
25.
26.
学习活动是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基本途径。单元学习活动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经历。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遵循活动性、主动性、体验性和整体性原则。同时,学习活动要在学生学习最薄弱处设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探索实践中获得新知、习得方法、发展能力、提升文化修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7.
开展信息化、智慧化预警工作是实现全面精准育人的重要途径,而预警应用平台无疑是预警工作的有力工具和实践载体,其设计方案应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习预警信息化愿景的达成度。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习预警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工作流程设计、平台框架设计和平台建设方法等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的应用扩展了预警范围、提升了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干预更为灵活、个性化,可为当前高职院校学习危机的实践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一、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发展和衰退的真实案例为情境,设置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74年、1988年、2016年、2017年几个时间节点澳大利亚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往年人文地理试题情境以时间为主线的设置方式一致,突出了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变化,引导考生关注不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以教材中"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实验为基础,在联系生产实践中求"变",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和知识的应用。结合实验的模型建构,变浅层学习为深度学习,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果,突出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30.
古代汉语中,"来"的用法异常复杂,仅其助词属性下就又可以细分出六七种不同的用法,但这些用法大多并未能沿用到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也包括用作动态助词的"来"。从历时发展来看,动态助词"来"产生之后,在唐五代、宋元、明清三个阶段的使用并未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是在共同语中逐渐衰落了,今天仅在偏南方的一些方言中还有所使用。作为动态助词,"来"的衰落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身功能负担过重,以及在使用中受限制过多的内因作用,也有系统内部成员竞争的外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