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90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870篇
教育   20891篇
科学研究   3420篇
各国文化   357篇
体育   733篇
综合类   829篇
文化理论   206篇
信息传播   7712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747篇
  2022年   899篇
  2021年   886篇
  2020年   797篇
  2019年   670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1306篇
  2014年   2816篇
  2013年   2133篇
  2012年   2689篇
  2011年   2954篇
  2010年   2271篇
  2009年   2183篇
  2008年   2392篇
  2007年   1917篇
  2006年   1733篇
  2005年   1357篇
  2004年   1212篇
  2003年   927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635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据陕西省高校教师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省高校教师普遍压力较大,身份危机感较为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四个一流"建设过程亦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而教师的身份认同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和内在动力.因此,对于高校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的探究迫在眉睫."互联网+"时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主要体现在角色冲击、情感缺失和...  相似文献   
282.
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涵盖乡村教育专业领域内“专业情意”“专业化理念”“专业成长行动”“专业素养”四个方面。乡村教师没有对职业的自我认识与身份认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专业成长。为了增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引领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要建立“下得来”的吸引机制,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情意;要建立“留得住”的滋养机制,增强乡村教师的专业化理念;要建立“用得上”的助推机制,激活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行动;要建立“教得好”的培养机制,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83.
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定位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定位主要表现为三个重要特征:围绕本校特色专业群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服务,同时关注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重视现代信息手段在建设数字化资源中的作用。围绕上述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图书馆需要在技术系统构建、业务机构重组、人员队伍建设、服务模式调整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84.
潘懋元教授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莫基人和创建者,是蜚声海内外的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大师.潘懋元教授坎坷曲折、富有传奇的一生,对于全面研究潘懋元教育思想,全面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产生、发展、形成的历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潘懋元教授的一生,可谓是一位世纪学术大师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实践创新、止于至善的奋斗、革命的一生!  相似文献   
285.
本文以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其发展的生态环境入手,系统梳理了生态环境中影响其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学报定位、学校管理和人力资源三个维度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提升其学术影响力的可行性措施,希冀为提升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286.
龙彼德 《文化交流》2008,(12):32-34
金秋时节,金庸偕夫人查林乐怡出现在浙江海宁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这是金庸自1992年以来第五次回故乡。他的故乡情,他的求学记,  相似文献   
287.
本文以明代文学中的六经论为切入点,分析六经论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包孕的意义.明初,六经论具有因心以求经的特点,追求人心与天地的内在平衡.台阁文学时期,力图统合理学思想与官方意识形态,更强调六经的政教性质.前七子以对史传文学的强调指斥六经诸儒之言,后七子用理事论否定六经在文学中的作用,共同将六经悬置起来.王阳明创为心学,直接导致"糟粕六经"风尚的出现,本色论成为明代六经论的新论述.文法论则用文学的方式解经习经.  相似文献   
288.
明代"博杂"之学术特色根源于当时的博学思潮,而博学思潮之所以在明代发生又绝非偶然,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文化渊源、科举制度和明代的政治思想现实及风气.其中,学术传统中的博学思想为博学思潮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明代的科举制度和政治思想现实及风气在为空疏不学之风的滋长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的同时,也为博学思潮的发生准备了批判、反思的目标和对象,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以及学者群体上的保障,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促成博学思潮在明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89.
近读李婷婷先生<周代乡乐考论>一文(载<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夏之卷.文中简称"李文"),觉得颇有可议之处.今不揣谫陋,将若干大大小小不敢苟同之处,凡十二处,次第列出,加上拙按,幸方家有以教我.李文的问题,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点.第一,"读书不统观首尾,不可妄下批评",这是陈垣先生<陈垣史源学杂文>一书中告诫后学的两句话,[1]笔者深深服膺,而纵观李文,颇有与此告诫相违者,拙文之第六、第十二条所论是也.第二,率尔操觚,贸然立论.拙文中第二、第五、第七、第十一条所论是也.第三,当简则繁,当繁则简,处置失当.例如,"何谓乡乐",这本来是一个给乡乐下定义的问题,竟然不避雷同地繁征博引五六百字,是所谓当简则繁.而所谓"郑玄、贾公彦及其后世之学者等在言及无算乐时,还将乡乐与无算乐混为一谈"这样一个大问题,本来应该多方举证,以证服人,而遗憾的是作者仅仅举了两个例子,还都不符合学术规范.梁启超说:"凡立一义,必凭证据.孤证不为定说."[2]前辈学者说:"例不十不立."诚哉斯言!  相似文献   
290.
国内已有学者指出,大学英语教育的定位是专门用途英语。专业教育能帮助学生用英语从事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术英语是大学英语专业教育中最要的组成部分。但承担学术英语教育的教师认同度不高,在学术英语课程设置上也存在问题。文章对山西省高校大学学术英语教学做了需求分析,探索了学术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和学术英语课程落实的范式,以期来提高山西省高校大学生的学术英语应用能力,为学术英语教学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