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57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作者通过一节几何课的设计,阐述了对"生命化高效数学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2.
<艳歌>中的苦短良宵 <通志堂集>卷五收有七绝<艳歌>四首: 一 红烛迎人翠袖垂,相逢常在二更时, 情深不向横陈尽,见面消魂去后思.  相似文献   
93.
王莉 《伊犁教育》2005,(3):55-56
为适应音乐课程改革的新形势,音乐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充电,提高自身能力。实践与更新教学理念.将爱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学习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学过程,知识传播要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94.
我国五代时期契丹皇室贵胄耶律倍,是一位名重一时的藏书家.他崇尚汉文化,推举孔圣人;多方广搜集,藏书达万卷;在此基础上创建的望海堂,曾关名扬天下;他逆境之中,舍得让皇位,出逃之时还不忘带上心爱的藏书.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少数民族藏书家的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95.
张志勇 《体育学刊》2004,11(6):52-55
明清时期,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族人开设的永年太和堂药店,在杨派、武派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做出过重要贡献。正是由于太和堂药店的存在,陈派太极拳才能够传播到河北永年,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永年(广府)太极拳的开展,以及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太极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客观、真实地对清代永年太和堂药店的历史以及河南温县和河北永年两地的太极拳活动进行研究与评价,对清楚地梳理我国太极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科学地解释太极拳继承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正>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同时能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真正落到实处。然而,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设计或使用都还存在着误区,其主要表现为:一、以课件设计思路为中心  相似文献   
97.
张澍是坚代陇右最著名的学者,除经学、史学、金坚学等方面的成就之外,他的《养素堂文集》也体现出很高的文学成就。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文笔细腻生动,语言雍容自然,特别是在赋、记、书、论、传等体裁上有许多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8.
《千顷堂书目》误收5种唐人之书,是分别根据明代的藏书目录、非藏书目录和其他史料著录的。这种编撰方法与当时的史志目录完全相同。全书中属于黄虞稷家藏图书的,约仅占1/3,不宜称为私家藏书目录,而是一部典型的史志目录。  相似文献   
99.
<尚贤堂(新学)月报>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创办的一份期刊,戊戌变法时期主要发行于北京地区.由于丁韪良曾代理主编过<华北月报>,<尚贤堂(新学)月报>又出版于李佳白主办的"尚贤堂"内,故通常将<尚贤堂(新学)月报>看做<华北月报>的续刊,同时作为"尚贤堂"的机关刊物.本文从丁韪良的传教思想及各报刊著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尚贤堂(新学)月报>与<华北月报>并无承继的关系,也并非"尚贤堂"的直属刊物.最后对<尚>的创办原因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0.
日本静嘉堂文库是日本近代以来设立的专门收藏中文古籍的图书馆,而湖州的陆氏醑宋楼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两者相距3000多公里,天各一方,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逾今已有百年历史,笔者就从两者的建立、发展、演变来--呈现中国古籍的东去之路,揭示近代史上这一次文化浩劫带给世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