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23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陶渊明研究     
主持人语:本刊开辟"陶渊明研究"专栏,首次刊出逯钦立先生遗文《评陶渊明》(手稿),这在当代陶渊明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逯钦立(1910—1973)是当代著名的陶渊明研究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逯钦立就英译《陶渊明集》。40年代撰写《陶渊明里居史料评述》《陶渊明行年简考》《〈述酒〉诗题注释疑》《〈形影神〉诗与东晋佛道思想》等论文。60年代之后,又先后发表《读陶管见》《关于陶渊明》《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等专论及资料。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逯先生在陶诗的校勘、辑佚、考辨等方面成绩尤  相似文献   
82.
李斐  周素燕 《现代家教》2003,(12):26-26
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曾写过《鸣机夜课图》一文。在这篇著名散文中,他满怀深情地记叙了母亲教育他的情形。在《岁暮到家》这首诗里,蒋士铨则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关爱他和他年底回家母子团聚的感人情形: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诗的首句说,“爱子心无尽”。这是说,母亲疼爱子女的心情是无穷尽的。俗话说:“母爱无边”,二者意义相同,都说明了母亲对子女爱之深、爱之广。正由于  相似文献   
83.
魏晋以前,占据士人格中核心地位的是儒者大力提倡的“士志于道”。玄学的兴起,打破了儒家这种单一的入世文化结构,道家的认知二元分裂给传统士人格注入了新鲜血液,从此成为中国士阶层之人格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对东方士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4.
魏晋南北朝大地主集团的休闲娱乐消费建立在其特权利益的基础之上。其主要表现是:筵宴酗酒、观赏表演艺术、游览与狩猎、弈棋与赌博、游戏与玩具的观赏、赛牛与斗鸡及驯养宠物、沉湎夜生活等方面。这种消费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1、具有强烈的纵欲性,特别是不顾道德的约束;2、过分追求娱乐过程中的舒适安逸,相对轻冒险、磨炼及对自然、自我的挑战;3、领导集团在消费引导方面的极端荒唐性。这种消费特别是领导集团的荒唐引导严重地腐蚀了官僚队伍,使之充斥懒汉、色迷、酒徒和赌棍,这个时期的任何政权都不可能依靠这样的队伍来获得长久治安。它也产生了某些积极影响,丰富了古代消费文化的内涵,客观上刺激了某些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机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
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在西周实行,经历史的演变不断发展。周代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官人制是考试制度的起源阶段。隋唐开始实行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我国考试制度的重大发展,它对我国化有重要的影响。科举考试的根本是考试选士,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古代考试制度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繁荣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推士(G.R.Twiss)1922年曾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的邀请下来华从事了两年的科学教育调查和督导工作,其英文版《中国之科学与教育》是他两年工作的总结性著作,但长期以来几无人提及。本文结合相关史料从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学法的改进、科学教师的培训等方面对该书进行评述,并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的境况与改革使命,藉以对此书进行推介,以待教育史和科学史研究者充分发掘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语言文字学、历史文献学以及民俗学等角度探讨了男性称谓词"士"及其文字符号所蕴涵的文化义蕴."士"作为男性称谓词是指成熟而未娶的年轻男子.记录"士"这个词的早期汉字含有挺拔、壮美之意,进入到早期文献,特别是<诗经>这样文学性较强的文献中,"士"这个词具有"未娶而性躁动男子"的指称义.传统语文学和经学笺注的随文释义中以"事"释"士",最初当是指"能性事",从"能性事"到"能政事"是合乎汉民族诗意编码思维方式的引申.通过对"士"这一男性称谓词及其文字符号所蕴涵的文化义蕴的探究,发现汉民族的语言文字与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习俗有着互动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清末新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近代社会的士绅以其独特的见识和目力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推动新政前进,使新政全面打开中国的现代化闸门;另一方面,新政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军事变革以其历史的前卫性对士阶层的命运起了主宰作用,士阶层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清末新政与士阶层的互动关系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89.
我一生中最引以为荣的有两件事:一是1949年10月1日,我作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当时,我心情非常激动,回绕在脑中的想法就是———长大了要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我50年来忠实地从事了一个职业———幼儿教育。1950年,我初中毕业时,被保送上本校的高中,同时还被另一所市立高中录取。正在我选择去哪一所高中时,我校从北京市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北师)调来一位教导主任。她来后,找初三的同学谈话说:新中国刚刚成立,急需一大批人民教师,希望你们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去报考北师…  相似文献   
90.
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处于急剧壮大和急剧变化之中,并且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可知,楚、秦两国都在春秋初年形成了较完备的阶级结构并出现了士阶层,但因两国的地理条件、人文生态和发展路线等诸多不同,两国士阶层的人员构成、人口数量、经济状况、文化素质也有别,对本国乃至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大不一样。楚士人多才高、用于晋而事于秦,为楚国经济文化的繁荣、秦王朝的统一和统一而稳固、强盛而昌明的汉帝国的创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