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2篇
教育   316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01.
王长启 《收藏界》2010,(8):65-66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征集了一批罐,从造型分析应为宋元时期的火葬罐。这些罐的造型基本相同,有盖,装饰手法皆采用堆贴、捏塑、刻划、彩绘等技法,现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2.
在宋元话本中穿插诗词,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是俗词的运用,更是具有典型的艺术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地位及影响。在词的发展达到鼎盛、雅俗之辩达到理论和创作成熟的时期,话本中俗词的运用,又为雅俗之辩的演进、融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3.
《拜月亭》又名《幽闺记》,是元代施惠所作.一直被人认为是在悲剧的时代背景下含有喜剧抒情色彩的爱情喜剧,在悲喜相生、相成的过程中,很多悲剧情节和悲剧气氛使戏剧效果得到了有效的加强.本文将以它的时代之悲、政治之悲、礼教之悲为出发点来探讨其悲剧色彩的原因和价值,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拜月亭》这部杂剧的艺术价值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4.
蔡辰洋 《收藏》2013,(2):74-79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古董艺术文物美不胜收。清甑雅集会兄们收藏各有所长、各擅胜场。在本人负责召集的珍玩杂项部分,此次图录共编印186组(件)文物,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件俱为不可多得的精品。它们的年代最早到宋元时期,大多则为明代中期以迄民国时期。就品项而言。其中最多的为玉器。共47件,其次是竹器,  相似文献   
105.
宋元时期长江流域纺织业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时期长江流域的纺织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丝织业生产产区多、规模大,而且其织造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在中国纺织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本叙录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戏曲、说唱小说作中广罗穷搜,艰辛拣出目前可以见到的、有关包公的诸多作品或字。本编立目以古代南戏、杂剧、传奇为限,各地方戏曲中的包公戏,只在追述源流时叙述之。所录以现存剧作为主,作和版本简略介绍。已佚剧目,注明录。  相似文献   
107.
潮剧渊源向有四说:梨园说、影戏说、歌舞说、“正字”说,而“正字”来于弋阳腔。本文以出土的正字戏宣德写本为据,认为潮剧源于“正字”。而“正字”并非源于弋阳腔而是来自温州南戏。而南戏怎样传入潮州,本文也作了详细阐述,从而说明潮剧源于南戏。这从宣德写本与南戏的《刘文龙菱花镜》的比较也可以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封建社会的宋元时期,是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鼎盛阶段.文化的繁荣、科技的发展给这一时期的科技档案及科技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试从宋元时期科技档案的种类、形成与发展、保管和利用四方面来阐述这一时期的科技档案与科技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09.
宝卷,渊源于唐代佛教的俗讲,在宋元时期佛教信徒举行的法会道场中形成,明清两代大量产生,至清代末年宣卷(宣讲宝卷)已演变为民间说唱曲艺,宝卷即是宣卷的脚本。宝卷的内容为演释佛经和说唱因缘两大类。其演唱形态受佛教忏法的影响,注重道场威仪,整个演唱过程仪式化,文辞格式化,结构形式严整。演唱的曲调,除了传统的佛教歌赞外,还受到了宋元词曲的影响,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明快,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南  相似文献   
110.
郭作飞 《图书馆杂志》2005,24(12):77-80,96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是南戏早期作品最早的校注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南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不断出现的语言研究成果表明其中亦存在失校、误校、误注、释义不确等问题文章从其中的《张协状元》戏文校注中拾录三十例补之,以期其臻于完善,从而在南戏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