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5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从曲子词到格律诗--唐宋词体演进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体在隋唐之际本是合乐而歌的流行曲子;时至宋代,则出现了音声与辞意不谐的状况。苏轼等词家突破音律的拘限,藉词以抒情言志,并且更加注重学的格律技巧。印刷术的发展、词作传播方式的转移。以及南渡以来词乐的失传,都更加速了曲子歌词向格律诗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482.
范立舟、曹家齐在《“乾道十三处战功”考辨》一文中认为,宋金大仪镇之战不应归到“乾道十三处战功”之内。考察大仪镇之战的规模、双方兵力、结果与影响等方面内容,上文的观点似有偏颇之处。大仪镇之战实是宋军主动出击、大胜金军的一次战役,列入“乾道十三处战功”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483.
宋代,地处黄河下游的惠民县(棣州),因水患灾害严重,再次变迁城址。由于惠民县地处宋辽前沿地带,多次遭受契丹的侵扰,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天灾的频发、商业的受限,进一步激化固有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频发,面对外患与内忧,统治者为巩固在该区的统治,派遣工部尚书牛保奉诏修筑城池。  相似文献   
484.
《〈浸铜要略〉序》的发现与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代胆铜法重要专著《浸铜要略》已失传,但在《星源甲道张氏宗谱》中却保存了该书《(浸铜要略)序》和《(浸铜要略)后序》,为冶金技术史研究填补了部分空白。两篇序言证明:《浸铜要略》在绍圣元年(1094年)前后已定稿;《浸铜要略》是张氏几代人的科学实验的成果,此书的执笔者是鲜为人知的张磐。  相似文献   
485.
486.
古代童子科的考试模式形成于宋代,考察宋代童子科的科目归属、沿革、选人以及影响等问题,将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童子科的认识。  相似文献   
487.
本通过对宋初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的介绍,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并揭示出道家精神的影响,从而说明此时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488.
中国诗自古重抒情,而词在表情方面更有其独擅之处,特别是唐宋词尤善表达委婉细腻的柔情。情感的表达与语言语言形式的运用有着相当直接的关系,而语言是体现情感表达的可感形式。因此,词中的语言完全可以被看作是情感符号。分析唐宋词的情感符号可以得出情感符号的趋同性、差异性及组合性三个特征。情感符号的这三个特征也分别反映了语言形式的同一性、多样性及发展性。  相似文献   
489.
在中国民间慈善发展史上,宋朝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时期,其中。妇女的贡献亦是不容忽视的。诸如赈饥救荒、济贫恤穷、扶弱解困、公益事业等方面,都活跃着众多妇女的身影。从这些行动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妇女所参与的民间慈善活动已超越了作为男性配角的从属地位而具有了独立的主体性。从这些行动的动机来看,除了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之外。妇女通过参与民间慈善活动而获得了参与社会的权力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90.
李清照咏梅词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是饱尝人同甘苦的一生,因此她留下的大多数作品也都是“非闽闱文笔自记者莫能知。”这从她《漱玉集》中占比重最大的咏梅词里即能强烈地感受出来。本文正是对李清照的咏梅词作一个简单的梳理,以揭示其中所寄寓的身世之感。另外,对词在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特征也有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