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2300篇
科学研究   30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5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共有476543家中小型企业,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93.79%,它们为国家创造了60%的生产总值、40%的利税和75%的就业机会,这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可谓立功至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比较注重效益好的大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受到冷落,一度造成中小企业发展萎缩、步履维艰。因此,政府恰当运用宏观调整力量,积极发挥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就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进朋  钟文静 《软科学》2007,21(2):124-127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后继乏力,城市和农业内部吸纳能力有限,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缓,使得我国小农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趋尖锐,农业劳动者的资源难以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工业品需求的扩张和就业的扩大,进而又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宏观胶着状态可通过微观主体重塑,即农业企业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在一个企业内部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同时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此,政府必须给予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财力支持。  相似文献   
43.
新时代,如何教好语文?我认为,语文作为母语课程,不单单是纯课程知识的教学,而应当向历史——文化全景式的育人目标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应当成为语文教学在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责任.也就是说,要将语文教育置于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及由此产生的时代精神的宏观视野之中,去重新认识它的课程性质、知识体系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4.
在酸碱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往往比较零散,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因此在复习课中,有必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同时通过宏微结合,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酸碱参与的化学反应,深入理解和掌握其本质,进而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5.
46.
软新闻用其灵活的视角,精致的语言来实现交际功能。软新闻的翻译策略种类繁多,灵活多变。本文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阐述软新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7.
加拿大作为实施宏观鉴定战略的"第一人",其经验被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家所借鉴,而中国则是处于引进介绍的阶段.本文以加拿大宏观鉴定战略为例,分析得出该战略的成功实施有其现实需要的推动、鉴定理论的铺垫、多方协作的助力和鉴定框架的奠基四个必要条件,并针对宏观鉴定战略的适用性问题,分析其在中国运用的障碍因素,发现中国目前并不适合实施宏观鉴定战略.  相似文献   
48.
教师发展的历史坐标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宏观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发展的需求。新的社会转型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人们的思想多元,学生与教师之间由以往的信息不对称发展成信息对称,学生也许不再单纯,教师也许不再权威。  相似文献   
49.
从古至今,映衬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较为广泛,无论是诗词歌赋、文言篇章还是当代的白话小说,映衬的大量使用为文学作品增添了许多感情色彩。用他物衬托写作人表达的感情或者情景,正如我们常说的"绿叶衬红花",有主次宾主之分。而映衬与对比的混淆是研究中一项较为热门的话题,对两者的讨论至今仍有异议。如果说反衬属于对比,那对比也就属于映衬而非单独存在,如何划清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界限,需要更多的研究比较,本文主要探讨和明确映衬中的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