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6558篇
科学研究   349篇
各国文化   167篇
体育   390篇
综合类   323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7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669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642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郭峰 《网络传播》2006,(11):60-61
北京时间10月10日,Google正式宣布,公司以价值1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私人持有的在线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这一交易表明Google和其他大型网络公司都对透过视讯内容吸引更多客户和产生更多的广告营收给予了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42.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以"三大发现"为标志的,第一次是"作家的发现",它以发挥作家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将文化的创造带入完全自觉的时代,在各抒己见、各逞异彩的竞相角逐中,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是"人的发现"所带来的硕果之一:第二次是"读者的发现",它使人们认识到读者在文化接受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前理解"去填补"空白",或重新解释"文本",更可以通过"期待视野"去左右创作者的创作,这就将文化创造活动从"文本"的束缚和少数"精英"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流动于创造与接受过程中的"活文化":第三次则是"编辑的发现",亦即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创造价值的确立,这一"发现"是近十几年才有的事,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43.
梨园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剧种,它不仅音韵优美,而且表演优雅细腻,被誉为“古南戏遗响”。它没有京剧服饰的绚丽多彩,却有着令人回味无穷的红与黑。红与黑的服饰色彩与其生于斯、养于斯、长于斯的泉州是分不开的。本文试说明梨园戏服饰中红与黑与泉州的民居建筑、宗教、民俗以及生活习俗是紧密联系的。红与黑在梨园戏服饰中运用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44.
2005《超级女声》出乎意料的火爆,你还没弄清个所以然,就已红透半边天了。《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学界称之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美国的报纸评价《超级女声》“红透中国”,“以前从没有哪个节目能像‘超女’一样,铺天盖地地占据中国的主流媒体”。在电视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之际,凭着《超级女声》,电视湘军再次树起了一个娱乐新标高。2006年《超级女声》又会是什么样子?人们拭目以待。因为观众对它的热切期望,“戏”还没有开场,媒体已经有了很多传闻、猜测和评论。事实究竟如何?以后的“戏”怎么演?本刊特约记者、湖南卫视宣管办王云峰将为读者每月在线。  相似文献   
45.
导演特意避免了种族冲突与宗教冲突,在展现贫富分化时,也没有着重于二者的对立。影片的核心是人性的转变——索西从不懂得爱转变为懂得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46.
2000年的春天,我们回到了邵的外公早年开杂货店的小镇——葛仙(浙江义乌),整街的老民居依然面貌完整,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紧挨着外公的老店,陡然矗立着一座大礼堂,苏式建筑,高大而张扬的门面在青砖黑瓦的民房堆儿里很是扎眼,门前一口池塘,黑乎乎的塘面漂浮着各种垃圾、排泄物,投映着大礼堂的倒影。  相似文献   
47.
韩放 《记者摇篮》2006,(8):30-30
隐性采访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采集到公开采访无法了解到的新闻事实,揭露大量腐败、黑暗的社会现象,满足受众知情权及其对媒体惩恶扬善的心理期待,赢得了百姓的掌声和记者们的喜爱。但隐性采访也存在法律及道德上的悖论,只有对其进行规制,才能使隐性采访合理有序发展。一、隐性采访的限制1、记者伪装身份进行隐性采访应慎重。伪装身份意味着欺骗,应当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当欺骗比起对方的卑劣行径是微不足道的,揭露这些卑劣行为对于公众极为重要,通过公开采访又无法获得相关信息时,隐性采访才可以认为是正当的。记者不能伪装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48.
《现代出版》2006,(4):F0004-F0004
哦,绘画史!这《名作的中国绘画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绘画史,这特意彰显“名作”的书名无颖凸现了一种正本清源的思路一绘画史难道不是绘画名作的历史吗?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全国电视剧生产数量不断增长,现已达到每年投资拍摄1万多部集。随着播出频道的剧增,电视剧的播出量也在大幅度攀升,约达到年播6千到8千部集。全国大约有1700多个电视剧制作单位,专业人员达5000人左右,一年投入的资金约有10个亿。如此庞大的专业队伍和可观的巨额资金的投入,其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满足亿万观众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50.
电视的危机     
电视危机的到来无法避免,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任何新兴的媒体必然以自身技术上的优势对旧有媒体形成冲击,互联网与电视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这点;一是当代电视所形成的文化品格,长期以来形成的电视的观念、电视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给电视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