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27676篇
科学研究   952篇
各国文化   110篇
体育   612篇
综合类   1018篇
文化理论   112篇
信息传播   210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884篇
  2014年   2007篇
  2013年   1883篇
  2012年   2085篇
  2011年   2469篇
  2010年   2385篇
  2009年   2300篇
  2008年   2667篇
  2007年   2030篇
  2006年   1713篇
  2005年   1441篇
  2004年   1569篇
  2003年   1547篇
  2002年   1299篇
  2001年   1092篇
  2000年   759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马文静 《中国教师》2011,(Z1):137-138
<正>在教学中,这种审美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  相似文献   
992.
993.
何建茹 《师道》2011,(4):18-19
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它通过对学生审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实现对人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给学生一双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的眼睛和进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4.
陈新颜 《中国教师》2011,(Z1):80-80
<正>幼儿美术作品表现着每个幼儿的美术水平和个性思维,将其展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般而言,幼儿的美术集体活动结束后,教师都会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在班级某面墙上设置的"画框"(或类似于"画框"的有序排列的文件袋等)里,以提供幼儿互相欣赏的机会,也给家长提供了解  相似文献   
995.
《西京杂记》对西汉的自然景色、宫室苑囿、生活用品,以及西汉人的审美活动等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记载,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从《西京杂记》中的审美世界可以看出,西汉皇家的审美情趣具有精致化、奇异化、诗意化等几个方面的特点。西汉皇家审美情趣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996.
初读此文,缘起于对梁衡先生鼎鼎文名的无限仰慕。这位《晋祠》的作者,也许未必如一些小说家或诗人那样拥有众多粉丝,但若论影响,却可称是无远弗届。像我等70后生人,在文学观念与审美趣味尚未被现今的文学史教育异化之前,无一不受到了梁衡先生以及其他语文课本作者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在新课程标准下,将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作文教学中并使之成为作文教学的一条重要思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高中作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是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在大学语文中进行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既是上好该课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它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为配合大学语文审美情趣培养目标,教学中应进行相应教学手段改革。  相似文献   
999.
将接受美学运用到文学审美教育领域,意味着文学审美教育思路的一种转换,即从单一注重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运用接受美学观,以审美期待作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以审美经验为文学审美教育的着力点,以“师生参与”为文学审美教育的互动点,以“第二文本”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反馈点,探讨和研究文学审美教育接受者的接受是一项颇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00.
闫兵 《文学教育(上)》2011,(19):114-117
音乐审美趣味的生成机制虽然主要是音乐审美主体功能的表现,但作为功能与信息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实际上是由音乐审美主客体并及时空环境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立体的、动态的、有序的、多层次综合性的结构机制。它是在无数次音乐感知和审美体验中逐渐积淀并形成的,并且,这种定向一旦形成,无论对音乐体裁和音乐风格的选择,还是对音乐表演形式和音乐元素的偏爱,以及在音乐审美方式上,都会形成一种审美心理定势,一个相对稳定的趣味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