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4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8062篇
科学研究   994篇
各国文化   113篇
体育   597篇
综合类   1044篇
文化理论   120篇
信息传播   2073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2023篇
  2013年   1907篇
  2012年   2114篇
  2011年   2494篇
  2010年   2413篇
  2009年   2327篇
  2008年   2710篇
  2007年   2052篇
  2006年   1736篇
  2005年   1459篇
  2004年   1582篇
  2003年   1568篇
  2002年   1329篇
  2001年   1106篇
  2000年   774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81.
说明文也是人类的精神产品,说明文的写作和对说明文的解读,分别是作者和读者的一次审美经历,但是,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其审美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982.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别于纯艺术而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它的生产与发展,与人类社会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艺术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因素再现于我们生活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而且还具有极为广泛的使用功能。因此,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983.
作为我国古代影响深远的蒙学教材,《千家诗》以其自然诗教特色发挥了文学启蒙教育的作用。本文从文学知识启蒙、情感熏陶、审美价值培养三个方面论述《千家诗》的诗教特色。并将结合儿童教育等理论阐述《千家诗》在选诗和编排体例上的科学性,人文性。  相似文献   
984.
本文分析了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审美特性,指出作品既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内核——哲学观念,又阐发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修养准则,以及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和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985.
<正>诗歌审美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从美学角度看,诗歌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合理的艺术审美过程,诗歌教学必须突出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体对  相似文献   
986.
<正>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新鲜、灵动的优势,迅速占据了课堂教学的舞台,而板书教学却被束之高阁,其实板书是教师基本功的标志,是教学行为的窗口。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立体思维、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起着重要的点化作用。多媒  相似文献   
987.
邱伯成 《中国教师》2011,(Z1):102-102
<正>小学音乐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唱歌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板块和核心内容,中高段音乐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双声部和三声部歌曲,在十几年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对多声部歌曲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首先  相似文献   
988.
马文静 《中国教师》2011,(Z1):137-138
<正>在教学中,这种审美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  相似文献   
989.
990.
何建茹 《师道》2011,(4):18-19
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它通过对学生审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实现对人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给学生一双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的眼睛和进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