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31407篇
科学研究   1159篇
各国文化   182篇
体育   778篇
综合类   1097篇
文化理论   155篇
信息传播   2640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566篇
  2016年   653篇
  2015年   1060篇
  2014年   2452篇
  2013年   2274篇
  2012年   2534篇
  2011年   2975篇
  2010年   2798篇
  2009年   2657篇
  2008年   3111篇
  2007年   2296篇
  2006年   1936篇
  2005年   1650篇
  2004年   1671篇
  2003年   1627篇
  2002年   1373篇
  2001年   1174篇
  2000年   821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手段和物质材料,中国画的表现手段是以线条为主。我们在阐述中国绘画艺术的运笔、达意和运笔技法所含的画家个人特征时,都涉及到作为媒介的线条的问题。线条这一艺术媒介和艺术形式,关系着一般绘画作品的审美感,而对中国绘画来说,这一艺术形式的运用对造形、抒情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一关于绘画艺术中线条的起源,可以从我国古代有关记载中考察奴隶社会时期绘画艺术中线条的运用。《周礼·考工记》中曰“凡画绘之事,后素功。”“绘”指涂颜色,“画”指画线条。“画”与“绘”的区别,有…  相似文献   
992.
以动植物作为题咏对象是古典诗词中的一大景观。诗词中对动植物的吟咏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物貌、物声、物色、物味等特性,而且以其作为审美客体,在对物的描绘中融入诗人自身的人生体验和主观感受,给予物以某种审美评价,并以之来言情明理,抒发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人的理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3.
音乐是情感艺术,情感是歌曲之源。声乐演唱中只有通过分析歌曲,才能更好的表达情感,才能赋予声乐艺术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994.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必须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要体现思想美、情境美、意蕴美、情感美、语言美、音乐美。  相似文献   
995.
编辑要有进步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朱学春从美与科学的本质角度来看,凡是美的东西和符合科学规律的著作物,都是符合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向更高理想迈进的社会内容的。它本身体现了人类进步的倾向性。因而缺乏进步的革命的立场、世界观和审美观的人,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审美欣...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南于电脑技术的普及,打印机运用越来越广泛,汉字的书写却越来越不被重视。加强对学生书法审美情趣的培养。指导学生回归祖国传统的书法文化,让学生的书法审美追求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是现阶段中学语文书法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影响瑶族民间爱情故事审美的因素作了探讨 ,认为独特的劳动生活是影响瑶族民间爱情故事审美的主要因素 ,而瑶族的传统民俗文化也对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其诗歌蕴含着鲜明的生态审美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整体性与平等性相统一的观物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生命化"与"亲情化"书写,对动植物的生态人道关怀,以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的视角对人的现实存在提出反思和批判。他的这种生态审美建立在主体间性哲学的基础上,从而树立生态的、审美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999.
1000.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古典诗歌的特点,就如何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实施美育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能对新课标下的古典诗歌教学有所帮助。要开展审美鉴赏,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创设美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共鸣;促进审美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