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诗言志”。古代诗歌言志有多种手法,直抒胸臆而外,借景抒怀、以古喻今、托物言志等都是诗人寄寓心志的常见方法。所谓“托物言志”,是指诗歌创作中一种凭借外物寄寓心志的表现手法。诗人所言之“志”,有时亦称哲理、情感、主旨、意蕴等,这种艺术方法,可使诗歌含蓄蕴藉。本拟就“托物言志”类诗歌的特征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2.
侨置制度并非东晋始创,它的渊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汉初,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只是对汉魏旧制的沿用;淮南、江南、汉水流域及益州地区,是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四大分布中心,各地侨民来源、侨川郡县规模、土断及省并情况均各具特色;土断不是针对侨川郡县的混乱,也未完全废罢侨州郡县,它针对的是侨民户籍的寄寓性,通过划一行政区域让侨旧民就地入籍的方式达到消除寄寓的目的;东晋南朝侨川郡县名号的最后废罢是北方西魏、北周政权和隋王朝完成的。  相似文献   
43.
“藏”即“曲藏”。它是一种曲折含蓄、旨隐意藏的言语暗示艺术。刘勰《文心雕龙》曰:“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又说:“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意思是不把语意和盘托出,而是将深刻的思想、浓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传神的形象寄寓在字里行间,留给读者去仔细揣摩。  相似文献   
44.
绛雪啊绛雪     
姬锐 《文学教育(上)》2013,(24):156-156
真情挚爱,为人着想,自古以来,不绝笔端,松龄先生,更塑绛雪,让人感佩! 绛雪,蒲松龄老先生《聊斋志异》里《香玉》篇的一女主人公的形象,从这一形象的塑造来看,绛雪,耐冬之幻形——一提及她,可敬可佩之情立生心中,可惊可羡之意顿化心魂……由此也突现蒲老先生对人世的希望,寄寓的厚望以及重振人性的理想均可透见矣——蒲老先生的至善至性至人之情,不仅温暖地体现予人,而且,让老先生更是用如炬之睛透视人间的挚爱。  相似文献   
45.
对于陶渊明《乞食》诗中所记述的乞食行为,自古至今有不同的评说。有人肯定是纪实之作,有人认为这只是诗人的玩世不恭,或以为是有所寄托,不足为信。本人认为:乞食行为应该是诗人晚年贫困生活的真实记录。本文从诗歌的创作年代、乞食方式、诗人物质生活的变迁以及是否有寄托等几个方面对“乞食”行为的真实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6.
毕飞宇的小说《玉秧》站在人生哲学的高度,通过理性精神失落生存环境的具象化描述,揭示了处于这样的环境,作为生命个体在为生存而挣扎时,因为理性天平的失衡而演绎的世俗人生悲剧。在玉秧生命、灵魂、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中.寄寓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真问题”的哲学思考和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7.
《宋定伯捉鬼》这个故事“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作品的主题显然是宣扬不怕鬼敢捉鬼制服鬼”,宋定伯是智勇兼备的“少年英雄形象”,“阅读此文,可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均见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有关刊物的分析文章或教案亦云。)这样的解读,不能不令人疑惑。  相似文献   
48.
不会叫的狗     
孙鑫宇 《华章》2011,13(1):28-29
一、整体感知 这篇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叙述的是一只不会叫的狗学习叫的故事。构思新颖,想象丰富,作者的情思寄寓在形象的描写中,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9.
莫言的中篇小说<复仇记>与<二姑随后就到>,表层上,以扑朔迷离的梦境表象为形式外衣,深层上,却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家园理想失落后,人类灵魂的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50.
《石清虚》是一篇好石、赏石、爱石、藏石、殉石的写石头的佳作,放射着感人的艺术魅力.邢云飞爱石成癖,几经磨难,爱石之心终不悔,甚至以死殉石;奇石为了报答知己,甘愿粉身碎骨,获得与知己相依相伴的美好结局.蒲松龄明写石,实写人,借人与石的形象宣扬“人性”的可贵,悲叹“人性”的异化,同时也寄寓自己对知己的渴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