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01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教育   140943篇
科学研究   9638篇
各国文化   566篇
体育   2753篇
综合类   4500篇
文化理论   1162篇
信息传播   10005篇
  2024年   495篇
  2023年   2181篇
  2022年   2544篇
  2021年   2408篇
  2020年   2673篇
  2019年   1897篇
  2018年   1109篇
  2017年   1800篇
  2016年   2591篇
  2015年   4765篇
  2014年   13005篇
  2013年   9203篇
  2012年   10189篇
  2011年   14955篇
  2010年   15188篇
  2009年   12923篇
  2008年   17254篇
  2007年   13397篇
  2006年   8849篇
  2005年   9076篇
  2004年   6664篇
  2003年   5063篇
  2002年   3236篇
  2001年   2300篇
  2000年   2134篇
  1999年   849篇
  1998年   596篇
  1997年   509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30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新闻界》2020,(1):46-51
新闻文本的意义生产模式制约新闻的传播力,新闻文本的意义生产研究容易仅局限于新闻文本本身,却忽视不同伴随文本之间的关联性,而伴随文本决定着文本意义的生成与解读。本研究以中美女主播"越洋对话"为例,分析其伴随文本对于新闻文本意义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其显性伴随文本预设新闻文本的表意角度,生成性伴随文本拓展新闻文本的表意深度,解释性伴随文本延伸新闻文本的表意广度,突破单一新闻文本表意不足的缺点,最终形成新闻报道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究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生意义感问卷,选取40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相关性不显著;(2)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都显著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更强。因此,大学生的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能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加剧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而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使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3.
24.
出生年月:1987.4.20性别:男民族:汉族运动等级:国际健将职业:教练员星座:白羊座学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本科)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座右铭:积极的心态+确定的目标=成功的开始(拿破仑).工作羟历1996年至1999年,进入郑州市体育馆习武,教练:户继平。1999年至2004年,进入省青年队习武,教练:乔嫖、李远伟。2004年,进入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队习武,教练:乔熛、董国兴。  相似文献   
25.
高中教育工作中,数学是非常核心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升学考试和个人的能力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导数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困难,同时在知识应用和解题过程中,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文章针对高中数学导数的解题方法与策略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6.
27.
对成功老龄化本质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人口正迅速老龄化,故对老龄化的理论性注意成为必要。章以详实的献综述形式探讨了久已存在的关于人类老龄化的矛盾观。并呈现最新老龄化的观点。对理解成功老龄化的本质内涵有帮助,并增添人们对成功老龄化的信心。  相似文献   
28.
29.
<诗经>文本在远古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语义上产生了文化断裂,影响到历代对<诗经>文本的接受与解读,而历代对语义缺失的诗本义的接受取决于历史的发展、生活的环境、政治的变迁以及时人的思想观念,因而对于同一文本的诗三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出于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解读,表现出或侧重于政治经典,或侧重于文学经典;或具神圣色彩,或具世俗性;或以道学阐释,或以真情感悟的接受差异性.  相似文献   
30.
王静 《生态文化》2003,(3):42-44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太平房”是通往天堂的驿站,尽管解释得颇有诗意,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多浪漫,爸爸妈妈也很在意的让我回避那个地方。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无法回避,大概是1995年的时候,28岁的我第一次去了“太平间”,为我先生的外婆送行。从那以后,我不知道去了那里多少次,但每一次看到那高举过头顶的泥盆随着一声脆响而变得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