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85篇
科学研究   97篇
各国文化   76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7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这里     
他们像是茫茫黑暗中的光源,努力地发光,执著地发热。像是在说:嘿,我在这里。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系教授。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被医生预言只能活两年,却一直到今天还在思索宇宙世界的奥秘。他创立了"开放性膨胀"理论、"虫洞"和"时光机器"理论。禁锢在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而  相似文献   
72.
73.
为了动员民众、支持抗战,为了揭露战争中的自私、腐败、贪婪、愚蠢、残忍,为了鼓舞爱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战,作为戏剧家,欧阳予倩曾写过话剧,还参与组织、指挥了盛况空前的“西南剧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桂林文化城时期,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桂剧改革,既身体力行地改编、整理、创作桂剧,又勤奋认真而卓有成效地改革桂剧体制,培养桂剧编、表、导演方面的人才。究其根源,或许也是跟旧剧在当时的现实影响力、旧剧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一相对而言更艰巨更重要的任务有关。探讨欧阳予倩的业绩,分析他在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戏剧工作重心的转移,会给我们以新的领悟或启示。  相似文献   
74.
影片《唐山大地震》以其真实而撼人心魄的生命镜像,演绎了地震灾难造成的普通家庭生死离别悲恸的三十二年,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女儿无法直面的人生,回避中始终无法完成的自我认同和母亲惨痛的废墟记忆。通过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墟记忆的光与色及日常生活写意话语的背后三方面从影视本体论的层面上,分析影片如何探寻并成功地营构了震后幸存者心灵伤痕及日常生活中难以抚慰的心理空间的余震。创作者用饱含生命温度的光线刻划出生存者背影中沉重的灵魂,以生命镜像完成了召唤结构中个体生命疼与痛的人类内在生命体验的哲性思考,以源于生活真实的深厚民族底蕴,诉说出北方古老的土地上绝望而不屈地存在着的生命力量。与同类灾难影片比较分析,该剧显出独特的摄影造型观念,更加注重灾难之于人心灵的强烈震颤与难以愈合的伤痕,层层捕捉震后心理干预的心灵维度。  相似文献   
75.
针对"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重新唤起去历史化场景和幻想式的、意识形态的象征统一,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选择将破碎而无序的现实的种种寓言搬上电影银幕。以"县城"作为电影视角的焦点,以DV技术为拍摄媒介,贾樟柯的电影刻画了中国快速的社会和经济转型。本文通过考察贾樟柯电影中的"消失"、"拆除"和"移动性"等母题,探讨其对于现实的记录和反应。  相似文献   
76.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降低"文化折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电影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议题。通过用冯小刚植根中国文化土壤的"贺岁系列"电影与其以国际配方制作的《夜宴》作对比,从文化亲缘性市场、电影题材的选择、文化价值观的适应性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电影如何有效地降低"文化折扣"。  相似文献   
77.
傀儡人生     
戚蒙 《世界文化》2009,(10):20-21
上映于1999年的影片《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又译《傀儡人生》)是青年编剧查理·考夫曼的剧本处女作,同时也是青年导演斯派克·琼斯执导的首部电影长片。本片自上映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广泛的赞誉,使得考夫曼和琼斯声名鹊起。琼斯在影片中无情地披露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诸多弱点,深切地探讨了现代人扭曲的生存状态。至今,影片还不断引发着电影爱好者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8.
2008年春节前后,韩刚导演的《最后的王爷》和《台湾1895》两部电视剧刚在全国登场开播,便呈现出收视率直线上升的火爆场面。连我的朋友“半个电视”著名画家李燕虽忙得不可开交,也挤时间收看这两部“有文化、又好看”的大片。10多年来,韩刚为广大电视观众奉献了一道道“好看又好吃”的精神大餐。  相似文献   
79.
中西对应点     
著名电影导演李安的传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李安的台湾编剧在描写当地小资生活时,提到剧中人物翻阅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但到了美国编剧那儿,这个无足轻重的细节被改动了,昆德拉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原来,昆德拉是中国小资的最爱,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均如此,但美国小资不迷昆德拉,他们的相应偶像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倒不是这两位作家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而是两者的受众相对应。  相似文献   
80.
从去年3月开始,细心的读者如能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一部影片的名字屡屡见诸媒体,这就是由中国导演李缨执导的《靖国神社》。这部影片为什么会引起争议?影片的发行可能对中日两国人民产生什么影响?导演李缨历经14年拍摄与筹备,会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带着种种疑问,笔者在北京采访了纪录片《靖国神社》导演李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