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78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入门课程.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导论课程教材有《电化教育导论》、《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学》等,本文追溯各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教材的角度论述我国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以及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建构,并对本课程教材建设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52.
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一新生的专业导论课程形式和内容,使用美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mCookie创新套件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遵循创设问题情境、转化光电问题、问题解决、成果展示、问题反思等PBL五步教学模式,对本专业导论课程进行建设.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453.
南开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为全校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通过精心挑选实验项目,严格管理实验过程,改进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54.
开设现代医学导论的目的是为了适应21世纪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索文、理、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我校于2003年在理、工科等非医学专业开设了"现代医学导论"选修课,2007年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455.
《中国当代哲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导论》分别出版于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作吴齐林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教授,曾在莫斯科大学做高级访问学。  相似文献   
456.
目的:调查《医学生成长导论》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影响,探讨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采用无记名方式对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459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结果: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有帮助,认同度在97%以上;认为课程对学习方面有帮助的人数90%以上;对职业认识与发展方面,认为有帮助的学生超过80%。95.15%学生表示将来想成为一名医生,93.17%学生有信心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结论:大多数学生认为《医学生成长导论》在各方面均对其有帮助,并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有必要开设。  相似文献   
457.
一、本书的概要 2008年3月出版的《三一语言学导论》(以下称《导论》),是由北方民族大学教授聂炎主编的一部介绍王希杰先生三一语言学的理论著作。可以说《导论》是第一个三一语言学的样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介绍了三一语言学学说。  相似文献   
458.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课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滨州学院面向全校非生物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共选修课.文章就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必要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59.
本文从计算学科产生及引发的计算学科教育问题出发,叙述了计算学科教育的几个阶段性成果。分析了“计算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应蕴涵的内容与思想,指出了“计算机导论”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460.
公共关系引进改革开放的中国以后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这一挑战,如何走出中国公关的困境,已成为公关学界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本文倡导建立公关工作环境学研究,并对建立这一全新的公关分支学科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试图通过对公共关系的具体工作环境的探索,找到一条公共关系中国化的科学道路。同时,为实践中的公共关系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指导,架起一座联结公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