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妈祖封号为例,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和原则,分析了分类、及物性、情态等方面的语言特点,剖析导致这些语言选择的社会因素,发现其语言选择反映了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即利用妈祖神力为其权力服务,以统治的形式推行自己的意志、干预民间。分析也说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汉语特殊语类中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以《天妃显圣录》序文为主,考证该书为林尧俞、林兰友参酌地方文献所增订,最后由丘人龙编次印行。又据宋元相关文献,考订该书主要内容存在一些与史传不符之处。  相似文献   
13.
引证文献,考述编造明崇祯朝封天妃为“碧霞元君”的始作俑者是清初道士,分析产生天妃与碧霞元君混淆现象的主要原因源于民众的信仰祈求,并指出附会产生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4.
念书时,同学们都喜欢给老师取绰号,初中时期尤甚。语文老师,浙江人,五十多岁,乡音之重,让人受不了。直到学期过了大半才渐渐习惯。有一堂课他把"大放厥词"讲成了"放辟厥词",顿时哄堂大笑,从此他获得"放屁"的封号。可是,他并不生气,还极力地向我们道歉,请大家多多包涵,肚量之大,脾气之好,反而让我们感到很不好意思。教英文的是女老师,又矮又胖的体型。她随身携带一根长二尺、宽寸余的木板子,上课不专心、讲话或睡觉的人,准备挨板子。别小看她是女流,打起人  相似文献   
15.
妈祖信仰初成于北宋雍熙年间,后在宋朝统治者的扶持下得以迅速发展。在近一百四十余年的时间里,妈祖获封多达十四次,这充分说明了宋代妈祖社会地位的与日俱增。另一方面,这些封号也记录下了妈祖的辉煌事迹。本文试对妈祖封号中的词语进行分析,从中探寻封建统治者敕封妈祖和祭祀神灵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源 《北京档案》2005,(2):46-47
一 清代的乾隆皇帝共有二十七个子女,其中十七个儿子、十个女儿;在其女儿中有五个早逝,故未及加封号.固伦和孝公主即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女儿,是乾隆最年幼的小女儿.  相似文献   
17.
“先圣”是孔夫子的封号。孔夫子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名人,因而需要时常纪念;而对名人的纪念活动往往是安排在其诞生或逝世的年月,这样对名人的生卒年月就需要进行考订。像孔子身后有规模无与伦比的家庙,其家祭也是国亲,所以过去举行祭扫活动也需要有一个明确可靠的时间。然而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关于孔夫子的生卒年月,竟没有一个统一的记载。为此,历代学者做过许多考证,结果也是言人人殊,难以形成共识。今年社会各界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不知是否重新做过研究?不过这些纪念活动使我想到了一本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著…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封号     
孔子一生算不上得志,死时也仅被鲁哀公在诔文中礼节性地称为“尼父”。但自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以后,历代帝王为了表示“尊崇”,不断给孔子加封增谥,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的贵族制度开始于1066年建立的诺曼底王朝,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世袭贵族指本人去世后,其封号由长子继承。如果没有子女,其封号自动取消。根据1963年的《贵族爵位法》,世袭贵族为了获得竞选下议院的资格或其他原因,可以放弃爵位,成为贫民,但在死亡时,再恢复其爵位以传给其继承人。终身贵族指本人去世后,封号即作废,子孙无权继承。根据《终身贵族法》,英王可根据首相的提名,加封某些政府官员、将军、教授、作家等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以终身贵族称号。  相似文献   
20.
艾子取识     
赵以马服君①之威名,擢.其子括为将,以拒秦,而适当武安君白起②,一战军破,掠赵括,坑其众四十万,邯郸几败。艾子闻之,曰:"昔人将猎而不识鹘③,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④得他兔否?"(选自宋.苏轼《艾子杂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