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93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8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朱秀芳 《山东教育》2002,(34):15-16
教育本应是一块神圣的净土,是一个国家的千秋大业,立国之本。然而今天的教育形势究竟如何呢?笔者拜读了《山东教育》小学版2002年4月第10期“新论语”《教育要打哪些“假”》和《公开课的“悲哀”》,不由感慨万千,禁不住在心中呐喊:“再假怎能假教育?”让我们先来看看教育之假,假在何处。一曰假培训。有关部门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每学期都进行教师培训。培训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培训收费扎扎实实,培训过程却成了走过场。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式的培训根本起不到充实教师教育教学底蕴的作用。二曰假教改。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2.
把科举制放在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考察,可以发现科举制是封建专制主义与儒家德治主义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但是,由于儒家德治主义以德取士的人才观是以伦理主义为价值取向,而科举制的实际运作过程却是以智识主义为价值取向,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科举制不但难以实现儒家德治主义以德称位的政治理想,而且也不可能转纪为现代的文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33.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是在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大学理念。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在产生之初既有相互冲突和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后来逐渐走向冲突和对立,但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又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范进和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典型形象,他们的遭遇浸透了封建时代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悲哀,范进的可悲,在于他的精神已被封建科举污染;而孔乙己的可悲,则在于他的性格已在封建教育中变形。从他们的人生遭遇、个人追求以及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等方面,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毒害。  相似文献   
35.
毫无疑问,“学校教研”之于每一所学校意义重大。它不仅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整体实力,还关系到一所学校的长远发展。一所学校,不管它管理得多么井井有条,如果教师们只知每日围着学生的分数转,不知教研为何物,那这样的学校终归是悲哀的。  相似文献   
36.
鲁迅笔下的狂人从写满“仁义道德”的书中只看到了“吃人”两个字,看似癫狂,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我们透过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妇女形象也能看出,作家们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37.
幕末、明治时代,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各种各样的侵华思想不断问世,成为其侵略行动的战略指导和精神支柱。这时的侵华思想以大陆政策为核心和主线,以“神国”理念和民族优越论为特征,是封建扩张主义、殖民主义和民族狂妄主义的混合物,对后来日本大规模的侵华思想理论的泛滥和行动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的两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应分为两个层次,即现实道德和理想道德。现实道德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为市场经济服务,以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原则为核心,要求社会生活所有主体都必须遵守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理想道德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并指向未来的道德,以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价值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实道德为理想道德奠定基础,理想道德为现实道德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9.
隋代文学观,就其基本倾向而言,是为纠正齐梁文风之弊而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矫往过正,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但其中亦不乏真知灼见,充分显示出由南朝向初唐过渡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40.
“礼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许多人心中它充满了贬义,成了封建专制和缺乏人性的家规、纲常与说教的代名词。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只有将“三纲”与“五常”、“三从”与“四德”区别开来,才能发现先秦礼教与封建礼教的区别,弄清其本来面目,发掘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