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小农市场化:理论与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农")的市场化进程以及当代中国不同地区农户的市场化程度.研究认为,第一,当代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市场化的转型来推动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转型.必须以这一转型为宏观历史背景,才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小农".第二,当代中国的"小农"是"市场化或正在市场化的小农".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在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中国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农户("小农")可以被改造成为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微观经济主体.这也是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理论基石.第三,"改造小农"的关键是要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纳入到市场化网络之中.第四,当代中国"市场化和正在市场化小农"的分散应该是一种"网状型"的分散.当代中国农户的市场化进程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生产社会化:农户的社会风险与政府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就是农户生产资料的准备从自备到依赖市场提供,生产过程的实现从家庭完成到依靠专业服务,农产品的分配使用从家庭自足到面向市场的过程;也是农户从与自然交换向与社会交换转变的过程.规模较小的农户在不可预知的社会风险面前,显得尤为脆弱.为保证农户生产的健康发展,政府建构公共服务网络弥补小农之不足应是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3.
农民教育要成为农民的教育,需以农民为主体。依据我国"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将长期存在"和"中国未来农业将以小规模农业为主"的实际,中国的农民在本质上还是"小农"。将"小农理论"与教育培训理论相结合,建构一种小农教育理论就成为可能,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魏北周是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受益者,它实现了国家对小农的超强度压榨及土地的严格控制,但没有出现小农大规模破产的情况,这主要在于西魏北周以国家力量扶植小农,将小农流亡沦为荫户的数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均田掌握了大量土地的西魏北周国家.在豪族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使豪族在经济上与国家的结合更为紧密。西魏北周均田制取得“成功”,对豪族大土地所有制的控制之所以较为有效,也与西魏北周胡汉豪族自发抑制土地兼并的“国家意识”、“家无余财”的清贫之风有着重要关系。因此,西魏北周较为成功地处理了国家利益与维持小农生产、豪族大土地所有制关系的难题,成为北周由弱转强灭掉强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社会化小农:空间扩张与行为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给的自然经济、同质的生产方式、强大的行政权力及惯性的封闭心理,使传统小农的生活空间既狭小又相互隔离。以货币支出为压力、以劳动力转移为路径、以社会交换为内容、以分享城市文明为目标的交换空间、就业空间、生活空间和意义空间的扩张与延伸,给小农带来的未知因素(发展的机会或风险),使他们的行为预期不再稳定,也使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农业文明依赖自然,人依靠世代传承的经验决定当下的行为。工业文明则超越自然,人按照理想规划社会,决定当下的行为。现代社会科学本质上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注重从经验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掌握规律,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经验理性特别发达。这是好事,也是弱点,制约着中国社会和社会科学由经验向理性的跃迁。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百年的乡土重建探索中,无论是乡村建设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抑或是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离不开对“发展”议题的关注.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的是“乡村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回答的是“乡村如何更快发展”的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则强调“乡村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追随“发展”议题的切换,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调整“城市主义”的发展模式,而重视城乡融合基础上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也以“升级版”的内容要求对“三农”各子系统作出总体部署.在具体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时应注意坚守“五不”原则,即乡村振兴不是“去小农化”、不是乡村过度产业化、不能盲目推进土地流转、不能消灭农民生活方式差异、不能轻视基层“三农”工作,应在坚持乡村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农村与现代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交换的深度、广度与小农生产绩效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也决定着信用化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交换在范围、规模和速度上的升级、小农生产方式的改变,将促进小农生产绩效的提高;因缺乏交换导致的信用化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也将随之改变,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信用化将成为普遍的化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9.
社会化小农:生存压力与困境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向乡村社会的全面渗透,当今的小农逐步被卷入到高度开放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体系中.社会化为小农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民交往注入新的活力,也给小农带来了新的生存压力.农民流动和土地流转等措施则为解决这个生存压力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京味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在小农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从北京成为封建皇都时开始酝酿,历经明清两代,到清末民初最终形成。当西方列强入侵以后,京味化虽遭外界强力的破坏,仍保持其基本内容。在各种社会原因的推动下,京味化也吸收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