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8629篇
科学研究   326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941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5 毫秒
41.
侯红梅 《江苏教育》2022,(33):55-57
运算能力是个体数学素养的组成部分。基于发展数学运算素养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够“正确、合理简洁”地进行运算,还应充分展开教学过程,彰显运算教学的“过程价值”。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估算与精算的融合,已知向未知的迁移,直观向抽象的过渡,具体向一般的跃升以及抽象回归具体的演绎。  相似文献   
42.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而数学运算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对现阶段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具体策略,希望对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王国韬 《新教师》2022,(3):52-53
<正>随着教学的深入,广大数学教师发现数感主要是对“数”的感觉,然而学科中还有一种是对物体的“量”的感受,即量感。它的提出也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认同。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量感的内涵和培养路径,供同行商榷。一、量感的内涵笔者通过翻阅文献,发现对量感的内涵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把量感归并在数感之内,即量感是数感的分支。第二种,认为量感和数感各自独立。数感是对数的关系、数的运算等方面的感悟,量感则是透过感官在大脑中对物体度量的感悟和直觉。可测物体的“量”都需要用“数”表示,只是单位有所不同,量感可以表现为“数+单位”的数学表达。笔者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44.
在学校开展的"展示课"教研活动中,笔者听了两位教师讲同一内容的课:三年级乘法简便运算(义教版、修改版五年制第六册).  相似文献   
45.
鲁名峰 《化学教学》2021,(11):84-88
分析阐释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举例详解运用两个数学原理推理限定条件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学、快捷高效,既能防止重复书写,又能避免遗漏,实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6.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学生上课认真听了,而且似乎也听懂了,可一遇到数学问题,特别是以前没碰到的问题,往往就束手无策,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表现出典型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一、对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的反思2011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教学目标有四个方面,其中两个目标是:(1)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
陈俊荣 《辅导员》2014,(10):106-107
由于分数意义的丰富性,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对于分数意义的教学我们要贯穿在整个学习分数的过程。在教学分数运算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借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分数运算的算理和算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学生对分数意义进一步理解和巩周的过程。对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而且也能够准确进行计算,但是在第一次尝试计算时,总有个别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认真分析后发现根源是学生对分数意义和运算意义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8.
<正>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表明,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儿童,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缺乏抽象思维,理解概念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具体事物的直观支撑。他们对具体事物感受到一定的数量,感受到一定的程度,抽象思维就悄悄开始了。但是,他们对具体事物的感受不是多多益善的,学习素材的性质和提供学习素材的策略会对儿童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变式  相似文献   
49.
正1高度重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从人的认知规律看,青少年时期是科学梦的萌芽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期,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在中小学阶段就已基本形成,到大学后再进行培养为时已晚。很多科学家就是在青少年时期崭露头角的,如:牛顿16岁用实验和理论方法测量风速,高斯17岁提出最小二乘法,伽  相似文献   
50.
孙承辉 《数学教学》2014,(12):18-20
在最近一次练习中,笔者选用了泰州市2013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里的一道解析几何题,该题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条件的转化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在讲评过程中,一位数学素养较好的学生根据极限思想提出了他的困惑,从而引发了笔者对题目的思考和探究. 笔者把探究该问题的心路历程整理如下,以期与同行探讨交流.为表述方便和突出问题、原题已略作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