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5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刘宇婷 《当代电大》2006,(11):12-12
比尔在偏僻的小镇长大,后来出去上大学,攻读了法律专业。毕业后,他决定回到小镇开一家律师事务所,这样就能成为小地方的大人物。他非常希望人人都记住他,钦佩他。  相似文献   
122.
也许就是在这里,他的心里开始有了“不安的幽灵”,那个“不安的幽灵”终于带着他走出特利尔,走上世界政治舞台。我们从波恩出发去马克思的故乡特利尔时,天边正挂着绯红的晚霞。特利尔是德国与卢森堡交界处的一个边陲市镇,距波恩300多公里,沿途多是起伏的山岭,粉黄、  相似文献   
123.
我们的小镇通常叙事或描写成一种称为共同体的同质性社会团体。在文学中小镇表征为一个受到向心力约束的排外的共同体,这又表现为小镇的防卫策略:话语、凝视和群体行动。从一个方面这些策略都折射出小镇的愚昧,麻木,甚至残忍。  相似文献   
124.
生活励志     
有田有木,自给自足谌淑婷黄世泽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978-7-5680-0348-32014-12 48.00作者采访台湾10个家庭,在农村过上自己种田,自食"齐"力的生活实践,展开一场温柔而坚定的农业革命。本书深入农村现场,以第一手图文,呈现10种农耕生活的创意实践,唤起人们亲近土地与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些家庭大多不是出身农家,深知务农维生不容易,却仍坚持信念,尊重自然、友善土地、与万物共生,通过双手与劳动,自己生  相似文献   
125.
余俊 《小学时代》2015,(Z2):18-19
同学们,你们看过余俊老师的《玩出来的作文》吗?2015年的新一期,我们请来了余俊老师,让我们一起和他来"玩转作文"吧!微学堂写作文时,适当运用成语会让文章显得有文采,但并不是成语用得越多就越有文采。成语最大的特点便是"言简意赅",成语用得过多,文章细节就没了。因此,大家写作文时,尽量要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写出来,把想用成语的地方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如写祖国的"多姿多彩"可以描述成:珠穆朗玛峰的冰天雪地、北风呼啸;青藏  相似文献   
126.
如今,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介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构筑特色小镇媒介形象上,会利用新媒体语境对小镇形象加工呈现出媒介化的诸多特征。本文在此背景之下,以江西特色小镇媒介形象为研究中心,探究江西特色小镇的媒介形象,并提出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7.
朗萨小镇很远很远,远到你根本无法到达。朗萨小镇很小很小,小到你在地图上完全找不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镇,却有着世界上最奇怪的习俗。每年的8月,是朗萨小镇最最严肃的“文学节”。那可是小镇一年一度的盛事——镇长穿着长长的燕尾服,一脸正经地宣布文学节开幕;年轻的诗人们系着黑色领带,皱着眉头思索着韵脚;老作家颤颤巍巍,写下语法复杂无比的长句子;画家们排排坐,为文章中的每一个场景画下最写实的插画。从有朗萨小镇以来,文学节就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28.
《江南小镇》是当代作家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段旅行记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江南水乡清新淡雅的风光与温婉谦和的民俗。滋味无穷的不仅仅是它的地域色彩,更多的是深藏其中的民族文化。论文从《江南小镇》景与景中的故事切入,并结合现实因素,分析人们对江南小镇的文化归属感问题。  相似文献   
129.
伏静怡 《东南传播》2021,(10):27-30
传播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小镇青年通过影像实践在积极建构自身话语的同时也塑造着新的"地方"文化和认同.本文从小镇青年这一群体的媒介化实践框架切入,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小镇青年是如何将地理实体与人们的想象联结起来,建构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帮助乡村完成文化失落地到文化根源地的转身.  相似文献   
130.
通过不那么大红大紫的文本,或许可以更好地透视隐没的凡人生涯,<死水微澜>就是这样的状态.这个文本不太正统;这个文本是少数民族极具风情的歌舞.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地位,恰能反映一种普遍状态.现代的这一段佚史,对激进与保守都貌似疏离,而在滤除浮沫后却直通一种现实的可能,"往哪里走"的种种玄想揣测敌不过天生的应对能力.在传奇故事之外,描绘了天使在人间的"堕落"、理想在世上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