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4841篇
科学研究   147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1801篇
综合类   158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3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1029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841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少年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竞赛期的心理指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少年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竞赛期心理特点的分析,探索在竞赛期对少年花样滑冰运动员进行心理指导的方法,使花样滑冰运动员从小形成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旨在为提高我国花样滑冰运动整体水平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3.
高台训练是指采用特定高度台架进行跳远、三级跳远能力训练的一种专门手段。80年代以来在高水平运动队中应用于训练较为常见。但在少年业余层面的应用和推广并不受重视。主要受传统理论观念的误导,认为高台训练是强化专项训练手段,少年不应过早采用;另一方面是担心高台训练危险、强度大、容易受伤。或怕高台设置不方便、训练过程环节多、变  相似文献   
54.
对我国少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158位少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较多发生在踝、膝、大腿后群等部位,并主要以肌肉拉伤和关节劳损的形式表现出来;2)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机主要在速度练习和技术练习中;3)我国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过大,尤其技术练习和跳跃练习的负荷过大是产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就如何安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 ,处理训练中量与强度的关系 ,如何抓住训练中的技术、身体、战术训练的重点 ,如何处理训练与比赛的关系等方面加以探讨 ,以便打好儿童少年训练的基础 ,提高训练效果 ,为上级乒乓球队伍输送优秀运动后备 ,提高训练的成材率。为从事儿童少年乒乓球业余训练的同行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武汉邮局使用的一种邮资机戳,日戳下方刻有“备机”字  相似文献   
57.
例1 已知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半衰期是5730年,现测得某生物化石中^14C只剩下正常量的1/32,说明该生物死后至今经历了大约多少年  相似文献   
58.
一、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是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专项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训练的质量。一般身体素质圳练的内容主要有: 1、30米加速跑篮球运动员发动快攻和防守快攻都需要快速从后场跑到前场或从前场跑到后场,因此,30米加速跑是培养少年篮球运动员奔跑能力的最好方法。练习时可从一个端线加速跑到另一端线,一次训练课可以5次为一组,跑3组,要求起动和加速要快,跑动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观察场上的情况。2、3000米和5000米长距离跑  相似文献   
59.
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理论 ,并结合多年训练实践对少年跳高运动员的疲劳特点及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训练中要合理地安排练习的量和强度 ,注意在运动员的全面训练的基础上突出爆发力和弹跳训练 ,把各种练习有机合理组合与搭配是提高跳高训练整体效果、延缓疲劳、促进机体恢复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60.
论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就自己多年来的训练实践,结合观摩1994年全国“新兴杯”乒乓球比赛,重点阐述了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表现及训练方法,有一定的科学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