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3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对偶,是中国文学语言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用结构相似或相同的语句成双作对地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两个相反、相似或相关意义的修辞方式。对偶的基本特点是语言要素的均势对等,其形成动因和机制是认知心理学上的“对称性原则”。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集,《尚书》历来号称难读,韩愈曾有“估屈聱牙”之说,谭家健在《先秦散文纲要》中用“大都比较质直”,  相似文献   
142.
“若日”是《尚书》和西周金文中常见的词组,对于“若”的说解至今无定论,文章对西周金文和《尚书》中的用例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并参考前人观点,对“若日”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3.
"何"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开始使用,"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是个作宾语的名词.在十三经中,"何所……"结构只在<论语>中出现一例.随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加强,魏晋时"何所"作为一个复音节词在文献中频繁出现,仅<世说新语>中就出现19次,到唐代<南史>中更是出现36次之多,"何所……"这种结构作为一种句式逐渐被后人沿用.  相似文献   
144.
郑玄著述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玄一生著述浩富。兹考之,计有所注类31种,其中经注15种,纬书注10种,杂注6种;著作类23种,总计54种。另有门弟子所辑2种。至其著述先后之次,盖先注诸纬,后注诸经,而以其遭党禁之14年期间,著述最丰,《三礼注》即成于此时,是其学术大成时期。  相似文献   
145.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2):F0003-F0003
该书是清光绪年间孙家鼐等人奉慈禧太后懿旨为儒家经典著作《尚书》全文配绘插图所纂辑的图文版图书。全书共配图五百七十幅,文字四百八十节,采用清代内府编撰的石印本为底本进行影印,图绘工致,版印精良,为清内府所印精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收藏、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6.
姜丹 《文教资料》2008,(34):5-7
<尚书故实>,唐李绰撰,在唐代众多笔记小说中.是史料价值较高的一部著作.内容上多为杂记近事.兼考旧闻,虽间有神异怪诞之语,但多数记载翔实可信.颇具研究价值.故选取其中关于碑铭两条作此笺证,可窥其书一斑.  相似文献   
147.
南朝齐梁之际的无神论者范缜,围绕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曾与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多次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萧子良派王融对他说:“以卿之大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刺为此,可便毁弃之。”而范缜大笑曰:“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今仆矣,何但中书郎。”从范缜的话中可以看出,在范缜眼里,尚书令、仆射的官位要比中书郎高。而《通典》中却记载,  相似文献   
148.
自18世纪以来,国外已有拉丁、法、英等多个语种的《尚书》译本问世,其中西方汉学家理雅各的《尚书》译本,“自行世以来即已成为西方有关中国学术的经典作品,至今不能废”。从准确性、完整性和学术性等方面综合考证,迄今为止,理氏译本的确是无以替代的最佳《尚书》译本,其译注彰显了一丝不苟的朴实学风,而这种朴实学风的形成,正是其践行“解经先识字,译典信为本”理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9.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表达的意义归结为三类。概念意义是其中之一,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信息内容,对它的理解与传译是翻译活动的关键。及物性系统是实现概念意义的重要语言资源,是分析小句概念意义的有效途径。《尚书》虽为中国上古语篇,但仍具有语言的普遍性质。对《尚书》原文及译文的概念意义进行及物性分析,不仅验证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典籍解读和传译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也为其对外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0.
赵榆 《收藏》2014,(7):90-91
京博艺术博物馆藏董其昌《临怀素草书〈千字文〉》手卷,绢本,通长15米,内文幅宽0.295米,长12.25米,书写之精妙,尺幅之硕大,皆为现存董其昌草书之翘楚。翁同稣在手卷跋语中慨叹:"董公此书,正如天女散花,神龙戏海,最后题字又谨严超秀,奇迹也!"翁同稣为晚清书法大家,宫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对此手卷竟然如此推崇,可见此手卷之神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