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60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命的名称。地名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相互交往、生产生活的产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认识和需要,对周围的地理实体加以区别和支撑,  相似文献   
72.
基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的实际要求,将居民点水土保持与促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模式和环境整治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农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所采用的"水土兼顾美化村舍"措施,希望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3.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以南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美娥  郭大千  乐晶 《科技风》2011,(13):260-261
本文以南昌市为例,在分析南昌市农村居民点现状,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级,最后提出了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4.
李君  李小建 《资源科学》2009,31(7):1195-1204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对农村地域景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河南巩义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户居住用地总面积及相应的占地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②现有农村居民点分布扩展表现出规模集中化和局部分散化并存的现象;③外部调控因素对聚居斑块的作用力度不断增强,农户聚居空间形态逐步向规则化的方向发展;④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居住环境条件差的区域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地方集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集中指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空间区位的合理化应是今后农村居民点整合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75.
我们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长寿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以期优选最接近可实现整治潜力的分析方法,为本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治实践工作中潜力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Delphi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优选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得出了四种测算方法中,综合评价的分值最低61.282分,最高65.704分,差距不大。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率法最差,城镇体系等规划法为最优,并得出长寿区最可能实现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我们发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优选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时,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整治成本等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对各测算方法进行较为合理的评判,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农村居民点以及耕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的优选评价中,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徐枫  王占岐  张红伟  柴季 《资源科学》2018,40(10):2085-2098
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是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布局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解决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转型、优化利用,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对小规模已知样本的学习实现大规模未知数据的高精度分类与评价,从方法可行性、数模结合、优化策略和预测实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湖北省房县农村居民点利用的适宜性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 房县农村居民点适宜性受其可通达能力、海拔高度、地块面积及当地农业生产活跃程度的影响较大,也与农民生活、收入水平紧密相关;② 训练模型的性能受特征(评价因子)规模变化的影响较小,其中,16维特征集合模型的测试精度可达83.54%;③ 不同训练模型的预测结果均反映出房县的非适宜型居民点规模较大,该算法的鲁棒性强,评价结果稳定可靠。研究表明,机器学习方法能较好地支撑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能为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和基层治理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7.
宿瑞  王成 《资源科学》2018,40(5):958-966
村落空间网络是以农村居民点为节点、线性设施为依托、节点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网络。开展村落空间网络及其节点中心性研究能够理清节点在网络中的关键位置与影响范围,为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整体网络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燕坝村为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构建村落空间网络,进而辨析网络中心点及其辐射强度与辐射范围,厘定出农村居民点体系优化重组模式。结果表明:① 村落空间网络具有典型的非均衡层次结构、小世界特征与无标度特性,网络整体的联系程度较低;② 依据中心点的辐射能力划分其等级,形成Ⅰ级中心点、Ⅱ级中心点和Ⅲ级节点共同作用的网络节点体系;③ 基于此,从“整体-局部-个体”3个影响层次,构建了中心村(Ⅰ级中心点)扩散型、基层村(Ⅱ级中心点)增长型、散居农村居民点(Ⅲ级节点)挖潜型3类优化重组模式。  相似文献   
78.
京郊不同城市功能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顺义区和平谷区三个处于不同城市功能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区县,采用单因素目标比较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用地强度、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三个方面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测算,然后比较分析了研究区之间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区域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为加快首都郊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存在着区域差异,在综合集约度上,海淀区>顺义区>平谷区,这与区域宏观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但差异性表现不显著;在分项集约度上,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区域差异显著,但具体表现有所不同,由宏观区位条件和小尺度微观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与布局调整、加快企业用地向工业园区转移和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容积率应是今后北京市不同城市功能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9.
农村居民点演化数据制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换换  宋伟  张艳 《资源科学》2019,41(4):689-700
精准、完备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数据是开展农村居民点演化研究的重要数据基础。由于农村居民点规模相对较小、分布散乱的特征,高精度长时间序列的农村居民点数据制备一直是困扰农村居民点演化研究的一个难点。本文分别从长期、中期和短期时间跨度上,对农村居民点时空数据的获取来源、获取方法以及数据时空分辨率和精度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分析了不同时间跨度上农村居民点数据获取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结果表明:长期和中期时间跨度上农村居民点数据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对历史文献资料及历史地形图的收集和电子化处理,因此地域资料的缺失成为这两个时期数据制备的主要难点;而短期时间跨度内农村居民点数据制备主要依靠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高精度农村居民点数据获取难度大、成本高是这一时期数据制备的主要难点。为此,今后的数据制备应注重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间的融合,拓展居民点历史信息的来源;此外,尽可能利用Google Earth、高分二号等免费高精度遥感影像,耦合遥感解译、口述历史、实地调查和入户访问等多种手段,构建一套完备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数据集,充分实现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80.
重视规划设计,以科学的规划引导现代新农村建设。以路口镇花园居民点规划设计实例,详细地介绍设计思路和总体布局。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两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小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新型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