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陆宗高老师在《炮烙之刑到底是什么样的酷刑?》(见《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6期第28页)一文中对比了人教版和岳麓版两种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解释说:“炮烙,一种酷刑。把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强迫受刑者在上面行走,受刑的人站不住.就掉在炭火中活活烙死。”陆宗高老师考证,这一解释来自裴胭《史记集解》引《列女传》,有史料依据。而岳麓版注释是:“炮烙之刑:商纣王设置的一种残酷刑罚.用炭火置空心铜柱中,将铜柱烧红,  相似文献   
182.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说:“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就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就教材而言,究竟什么是内外服制度,并没有准确的定义。阅诸新编历史参考书的有关内容,对此也是顾左右而言它,不得要领。既然内服就是王畿,外服就是附属国,那么,能否理解内服与外服制度就是王畿+附属国的制度呢?好像又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83.
如何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新理念落到实处,教材的编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和大象出版社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教学新的构想和要求分别编写了四套不同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并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这几套高中历史新教材都很好地把握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全新的教学理念,教材的编写在体系与内容上都有着很大突破,但同时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4.
岳麓版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2005年版)分析到位、注释详尽,能很好地帮助教师理解各课特点和难易程度。但也有个别地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5.
一、精心设计新课导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导学习兴趣 精彩的新课导语预示着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同时也意味着好效果和好结局。这是因为这种导语犹如一位高明棋手的良好开局,中局和残局的无限玄机皆藏其中;也恰似一篇优美乐章的前奏曲,埋下了很多的伏笔,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使听众急于知道该乐章的高潮部分。因此,有经验的好教师都重视这一环节。这个环节处理得好,就能有效捕捉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角色,从而生发他们对历史的乐趣,以至乐不可支,乐此不疲。例如,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长征》的新课导语可以这样写:“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师长们对我们语重心长的教诲:  相似文献   
186.
教研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认为《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岳麓版第二单元第6课)学了也不懂。针对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87.
如何把握选修内容的教学是老师比较纠结的问题。2014年4月,我很荣幸承担汕头市高二历史公开课,课题为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备课过程中,我对如何把握选修模块的教学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8.
历史课上,与学生一起学习岳麓版选修一的戊戌变法。谈到戊戌政变,提到戊戌六君子被行刑,引用了《北京菜市口刑场》图片。当学生看到图片中身首分离的悲惨场景时,坐在前排的一位女生不禁“哎呀”了一声,而且情不自禁问道:“老师,这些人就一直这样躺在这里吗?”此问一出,全班同学的眼睛都热切地盯着我。看来同学们对此话题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迫切想知道六君子最后的归宿。  相似文献   
189.
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说:“1958年,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接着,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很多学生不理解:“二公”是不是意味着两个“公”?分别指什么?  相似文献   
190.
秦代推行“更名”政策,禁止臣民以国名“秦”为自己的名字。汉代则风行“以国为名”,从西汉中期到汉末三国,各个社会阶层中都存在大量以国名“汉”为名的现象。在这个问题上,秦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禁止臣民以“秦”为名,体现出了“独尊秦”的特点;汉则没有那么强的排他性,臣民在认同国家后广泛地以“汉”为名,体现出了“广宣汉”的特点。这种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汉两个王朝在治理理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