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502篇
科学研究   75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陈彦希  马淞 《现代语文》2009,(7):105-105
川西作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中掀起了一股川派文学的潮流,他们以独具特色的叙述语言和写作题材,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征的创作流派。然而现有的文学史叙述却很少从创作流派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把握。本文旨在从地域性文学流派的角度去思考其在文学史叙述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2.
刘艺 《文教资料》2009,(30):89-90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人文条件。豫鲁陕三个传统筝派筝曲具有的一系列独特风格特征.无不是受到当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语言、文化风俗、审美和当地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是其在旋律音阶、调式结构及艺术表现等方面的作用与体现。本文主要论述对豫鲁陕三个传统筝派音乐风格产生主要影响的人文环境及方言等方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李冬香 《文教资料》2009,(16):17-18
清人在作品中往往用人的字号,阅读时难免出现错讹.本文就舒位诗集中人名解读出现误解的两个问题:"女床山人"和"稚川"的真实身份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94.
思浑川与蛰失蜜——伊犁史地论札之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历史、文化、语言、地理、气候、生态等多方面考证伊犁的古地名“思浑川”与“蛰失蜜城”的音义和地望及其变化,得出前人所未发的结论:思浑川为鹿川,蛰失蜜城为素馨城。  相似文献   
95.
一般研究者认为:“踵事增华”指出了一种文学发展的普遍态势,即由质朴趋向华丽,但并未就其具,本实现形式加以探讨。事实上,“踵事增华”这一文学发展观至少包含三种实现方式,即断章取义、百川灌河及薪尽火传,且这三种实现方式都包含着一种“新变”的成分。  相似文献   
96.
重视宣传工作是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川陕苏区不仅设立了专门的宣传机构,而且还有专人负责宣传;宣传工作内容也丰富,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卫生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紧贴形势、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等鲜明的特点。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川陕苏区的宣传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红军队伍的壮大、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主题阐释高考材料作文写作要求是文体不限,考生可以百家吐艳,华章迭成。在此,推荐一种别样的写法:散文笔法。散文易学难工,要写出一篇好散文自然是不容易。正如厨川白村说的: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其实却是用心、雕  相似文献   
98.
智慧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促使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立足川陕革命老区智慧农业发展定位,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智慧农业发展路径,提出加快老区智慧农业发展的策略,以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老区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助推老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9.
陆晓珍 《陕西教育》2009,(10):89-89
《逝川》是迟子建比较满意的作品之一,很多读者从诗学、叙事学、文化学等角度对该文本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本文主要从文本的声音和色彩这两方面作修辞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0.
以鲁迅翻译厨川白村著作前后的生活境遇为基点,将《弟兄》置于白村创作论的框架之下进行观照。以《弟兄》产生的缘由、凸显于其中的鲁迅的生命的力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三个维度来展示该篇小说的创作机制并由此窥探根植于鲁迅内心深处的苦闷与焦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