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2782篇
科学研究   138篇
各国文化   118篇
体育   453篇
综合类   105篇
文化理论   62篇
信息传播   139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仪式作为一种文化或者说文化象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一些我们所经历的看似普通的事件被赋予一种特别的甚至是无法言说的意义,直至触及人的心灵。仪式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教育人善于从一些普通事件中充分挖掘出仪式的价值来.让师生经历共同的情感体验.使普通的事件成为不普通的经历,激发师生对学校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欣赏,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2.
班级管理包含众多内容,对学生进行仪式感培养需要从不同视角展开,以全面提升小学管理品质。仪式以某种形式呈现,具有教育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建立仪式感,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和塑造。培养学生仪式感,符合教育规律,具有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103.
"对话"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教育行走的过程中,要对话童心、对话伙伴、对话自我,要重构认知、重构自我、重构世界,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才之路,也是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修炼过程。"对话"伴随着教师的一生。用"学习"来修炼自己,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用对话教育理念,实证教育者的良知,这是教育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的呼唤。  相似文献   
104.
《宣武教育》2006,(11):35-35
10月20日下午,实验一小的13位名师与棕树小学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师徒结对传帮带,协作交流学探研”为主题的实验一小与棕树小学跨校教研组启动仪式,标志着两校的跨校教研活动正式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05.
王欣 《早期教育》2004,(9):31-31
阿明每晚睡前必定要揪住妈妈的一缕长发,卷呀卷呀,卷成一个圈,然后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敲着、敲着,慢慢入睡。现在阿明5岁了,但睡前依旧不能取消这一“仪式”。朱丽今年3岁,睡觉的时候必须揉弄妈妈的一只耳朵否则难以入睡。吉美睡觉前的“仪式”是啃咬妈妈的肩膀,因为在她很小的时候,常常趴在妈妈的肩膀上熟睡后才被放到她的小床上去睡。现在她已经3岁多了,睡觉还是离不开妈妈的肩膀。  相似文献   
106.
尼日利亚剧作家渥莱·索因卡以其深刻的本土性、现代性征服了挑剔的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 ,成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非洲作家。在他的剧作中 ,神秘、玄虚的神话仪式内容与诙谐、优美的音乐语言形式完美的融为一体 ,既表现出对非洲传统文化的颂扬 ,又表现出对非洲现代社会危机的忧虑  相似文献   
107.
从新时期至当下的女性散文创作中,上个世纪末叶的新潮散文作家扮演了一种过渡的角色,她们一方面反抗传统,另一方面又不得已回归传统,这就决定了她们散文的主题:抗争与宿命,而其代表作家就是叶梦.在叶梦的散文中充斥着抗争与宿命的矛盾,而这矛盾的结果便造成了叶梦散文中无处不在的透脊入髓的孤独气质.叶梦散文有四个关键词:益阳/资水、女人、月亮和巫,其中前三者是其作品的母题,但凡其佳作都不是对那一个单独母题书写的结果,而是女人母题与益阳/资水母题或女人母题与月亮母题相结合书写的结果,而巫则是弥漫于其主要作品的一种独特氛围,这种"巫"性氛围正是叶梦的独特之处,它与叶梦生长之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8.
通过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田野调查,认为祭天仪式通过继承东巴教传统,保持了仪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有神圣和世俗的特点,带给参与者对传统意识和民族原生情感的共鸣,是一个集体的和社会的行动过程。通过对民俗活动的新构,产生了新传统和更新的传统,丰富了仪式文化。现代纳西族祭天仪式是世俗性裹夹下的神圣仪式,其现代性变迁是纳西族对传统的继承与重构,正是因为传统的更新与现代的拓展使纳西族祭天仪式能够获得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9.
用于郊庙祭祀等仪式的声诗,即雅乐的乐章被赋予了统治者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礼乐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歌辞的撰写、表演风格的形成,均典型地映现着当时的文化特质。本文在对比历代郊庙声诗形式构成的基础上,对宋代郊庙声诗的总体风格进行了全面评析。认为宋代郊庙声诗风格舒迟和雅,鲜明地表现出模范"古乐"传统、全然雅颂化的倾向。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宋代文化建设中浓厚的复古思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