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篇
教育   17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通过荆楚墓葬出土器物的纹饰、形状等揭示当时荆楚阴间文化现象、美术现象,术思想,并略加评论。楚地阴间美术的神性、浪漫性,从器物中反映出来的具象与抽象结合、运动感与流动感交织的特征体现了楚地文化、宗教、信仰、艺术的杂糅,为世人展现出一个流光溢彩、诙诡谲怪的奇幻世界。  相似文献   
92.
武术、舞、在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的记载武术来源于术和舞蹈,武术意义深远,内涵丰富,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3.
“巫”、“武”与“舞”同源试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特点是形音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早期汉语中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其意义上也多有联系,可能由同一语源滋生。文章从语音着手,结合字形分析和古代文献的用例情况,试着论证了“舞”、“”与“武”是一组语源上同源的同源词,同时这种联系也再次证明了词汇系统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94.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边璋,正反两面有四幅相同的五层图像,图像上部第一、二层表明师施法动机。迫使山水之神低头,消灾弭祸;下部第四、五层表明对自然神施法须用的装束、体态和全套法器。可见边璋相当于师的文书档案。文化中手势具有重要作用。图像中巨手压抑大山,意在对山神既崇又压,软硬兼施;下图代替巨手的牙璋插在山坡处,也发挥压的功能,并非祭祀之意。而象牙的术功能,是企图使洪水淹没区干涸。牙璋和象牙,分别是弓鱼族师镇山和镇水的法器。三星堆有圈手铜人,金沙遗址、宝鸡茹家庄也有。根据这一手势特征及其他线索推测,殷商中晚期三星堆蜀人开始往成都迁移,以金沙为都城;在西周时被封为渔伯,向渭河南岸迁徙。  相似文献   
95.
96.
上完方孝孺的《越》之后,心里总是感到有点迷惑。  相似文献   
97.
论巫傩祭祀文化与体育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方法,从民俗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傩祭祀文化与体育的起源的关系,对“消肿舞”的产生和价值进行再认识,认为中国的傩祭祀是体育(尤其是东方体育)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发性要素。  相似文献   
98.
《越》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文章是作者感于当时“好诞”、“好夸”的不良风尚 ,以“好诞者死于诞”为主题 ,讲述了一个假称自己能驱鬼治病的人 ,到处向人夸耀 ,骗人钱财 ,而当别人装神弄鬼吓唬他时 ,他却被吓得胆裂而死的故事 ,以此来警世振俗的。本文故事浅显易懂 ,但读来却耐人寻味。那么 ,这个故事在当时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对处于 2 1世纪科技发达的今天的人们 ,又会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也就是如何来理解本文的主题 ,这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另外 ,文章在写法上也有许多值得…  相似文献   
99.
"演示类叙述"这一叙述门类,即用身体、事物等作符号媒介的叙述,是人类最古老的叙述方式。它具有"展示""即兴""观者参与""非特制媒介"等特点。而人所特有的一种符号活动——傩仪式,本就带有表演性、即时性、叙述性等特征。进言之,它不仅是一类独具地域性、民族性风格质地的演示性符号文本,同时也体现出与演示性叙述各型(表演、竞技、游戏等)之间的衍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0.
贵州石阡木偶戏是杖头傀儡在贵州民间的重要遗存,也是西南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从石阡木偶戏的""特质和木偶戏艺人兼具者的双重身份来探究石阡木偶戏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这一表征是汉地文化进入石阡少数民族聚集区之后,与当地文化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