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江西省丰城市为例,分析了京九铁路开通后给其带来的机遇及多面影响,提出打好“京九牌”,建设新丰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南通城镇化和空间布局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南通城镇化必须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优化市域空间产业布局和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城镇发展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43.
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快了三亚城市的发展,人口集聚、城区外拓导致市域绿地基质的连续性、绿楔的渗透作用衰减,生态廊道缺失,绿地系统结构失衡等问题凸显。市域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的生态保障,"一带三湾、一心六镇、两轴三楔、双网并构"的总体布局结构,将加强不同组团与中心城区绿地的生态联系,实现资源廊道与景观廊道的协同建设。绿核、绿廊、绿斑镶嵌的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保持大型植被斑块的完整性,加强不同类型绿地的有机联系,完善市域绿地的指状网络。规划城市良性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是促进三亚市域生态系统高效循环、城市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4.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变革趋势,以一体化理念赋能传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促进市域政、行、企、校协同互动而形成的一种产教发展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具有发展理念一体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发展特色市域化和运作方式实体化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的基础。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构建有利于打造产教发展“一个平台”,推进“三教融合”“四链衔接”和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均衡共同体利益、探索体系建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和注重数智化的赋能及培养。  相似文献   
45.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思政课建设是关键,积极探索地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根本路径。结合洛阳市域实际,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要措施包括明确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和多元保障、协同育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6.
服务市域经济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文章认为:市域职业教育理应建立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市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苏州市域图书馆新馆群体建设启示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新馆的整体性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通过揭示苏州市域在图书馆新馆群体建设中,其建筑类型的“苏州展示”、新馆建设的“苏州范示”等“特殊性”,“启示”蕴涵其中的、当代中国新馆建设中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48.
河北省沙河市刘石岗中心学校位于市域西部丘陵地区,是一所隶属于刘石岗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前身是1959年创建的刘石岗乡中学,学校于2010年11月迁入新校址。校园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9280平方米。  相似文献   
49.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基本实现县域均衡的背景下,围绕如何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均衡,泰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0.
皖江示范区市域间三次产业、重点发展产业以及相对优势产业存在趋同化现象。皖江示范区内各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的趋同化、惯性跟进国家的区域规划与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承接产业的趋同化,是导致其产业趋同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皖江示范区内各城市应立足于经济功能差异化定位,审慎选择与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延伸传统产业的产品链与价值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建立市域间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