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833篇 |
科学研究 | 196篇 |
各国文化 | 53篇 |
体育 | 97篇 |
综合类 | 97篇 |
文化理论 | 21篇 |
信息传播 | 1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86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56篇 |
2011年 | 177篇 |
2010年 | 176篇 |
2009年 | 181篇 |
2008年 | 203篇 |
2007年 | 137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历史档案》2014,(2)
正安徽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资料中心近年从歙县农村搜集到一批专属于歙县北乡宋村"文肃祖祠"的契约文书。从其中《道光二十三年七月歙县杨树仪租批》和《乾隆七年三月歙县杨元武卖田契》等文书内容中可以查知,"文肃祖祠"即当时歙县北乡十都一图宋村郑氏之"文肃祖祠"。这批属于文肃祖祠的契约文书多达109件,从《清康熙五十六年二月歙县郑元琨山场承租批》到《民国30年8月歙县郑继奎承租田批》,历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至民国,跨时222年。从文书内容上看,属于宗祠田地山场买卖、顶当、捐批文契、承租文约之类的有89份a,属于文肃祖祠坟地诉讼、族产聚散、祠堂执法、祠堂管理等等内容的诉状、议据、 相似文献
42.
13世纪至14世纪,是西方初识蒙古的阶段,传教士及旅行者从族称、地理、人群形象三个角度逐渐加深对蒙古的认识,他们以各自视角的见闻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勾勒出了蒙古地区与蒙古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43.
严志斌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10):56-76
殷墟的族群纷杂。丙、戎、史、卷、息等居住在殷墟的族群只有核心家庭的规模,并无独立的邑落。作为族邑模式认识基础的“族墓地”的判断存在问题。孝民屯墓地存在多个核心家庭或扩展家庭一级的族群,总体上而言是公共墓地。“族邑模式”对认识殷都布局的适用性有所局限。殷墟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规模大、分布密集,作坊等操作链类遗存与居址、墓地等生活类遗存往往共存,形成7个居住、生产与埋葬等共存于同区域的考古情境,是当时基层社会组织“工、居、葬合一”的体现,可用工业作坊区模式来指称当时这种聚落形态及基层社会组织。工业作坊区在商王族(包括多子族)控制下,以超血缘关系的人群从事手工业生产活动。这是殷墟作为晚商都城区别于其他次一级聚落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4.
45.
46.
民族地区高校是多民族聚居的校园,民汉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符号互动,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中介与桥梁的作用,扮演着舆论领袖的角色。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共存的社会环境中,族际跨文化传播需要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观念的整合,高校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中学生读写(初中)》2007,(12):76-77
自从上期阿佑高调亮相之后,编辑部里的电话就没停过。
“糖衣编编吗?我想加入阿佑编编的佑家军团可以吗?那个,能不能送我一张阿佑编编的签名照片捏?阿佑编编真的好帅噢,加油哦!” 相似文献
49.
覃肖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4):104-107
中国的壮族和越南的岱族都拥有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该文从节日食俗和祭俗两方面出发,分析了食俗中的稻作文化象征及特色祭品,阐述了祭俗中的春耕、丰收、祈雨、祭魂、蓄牛魂等稻作仪式,丰富了中国、越南两国跨境民族的节日文化研究内容,对深化中越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0.
##正##牌坊又名"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石、砖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旧时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门前、园林中或街道、路口,用以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与祠堂、民居被称为徽州"古建三绝",是徽州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历来被称为"文献之邦"、"东南邹鲁",这里也是中国的"牌坊大观园"。明清时期牌坊的修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