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342篇
科学研究   80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利用光谱法测定2个二氢嘧啶酮及其甲磺酸在15℃到45℃水或乙醇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在25℃水中,(6-甲基-5-乙氧羰基-1,6-二氢嘧啶-2(3H)-酮-4-基)甲磺酸(1b)的溶解性大于4,6-二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1H)-酮(1a)的溶解性300倍,(6-苯基-5-乙氧羰基-1,6-二氢嘧啶-2(3H)-酮-4-基)甲基磺酸(2b)的溶解性大于6-甲基-4-苯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1H)-酮(2a)的溶解性1 900倍;而在25℃无水乙醇中,2b的溶解性大于2a的25倍,1b的溶解性却略小于1a.  相似文献   
472.
目的:获得一株高产雄甾-4-烯-3,17-二酮( AD )的Mycobacterium neoaurum突变株。
  创新点:获得了一株3-甾酮-Δ1-脱氢酶(KSDD)酶活缺陷型的高产 AD的诱变菌株 Mycobacterium neo-aurum ZADF-4,并采用菌落显色法筛选 KSDD酶活缺陷型M. neoaurum突变株。
  方法:(1)诱变方法: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来处理出发菌株 M. neoaurum ZAD。ARTP 诱变条件如下:功率40 W ,气流量12.5 L/min,辐射距离1 cm,样品体积10μl,辐射时间为60、90、120、150和180 s;致死率统计优化后,最适辐射时间为150 s,致死率为90%~96%。(2)筛选方法:将ARTP诱变处理后的菌株点种在硝酸纤维滤膜上,30°C培养2 d,然后将长有菌落的滤膜小心取出并漂浮在4 mg/ml二氯靛酚(DCPIP)溶液(0.1 mmol/L磷酸缓冲液pH 7.0),30°C培养1 d直到全部菌落染成蓝色。然后将该滤膜取出,漂浮在250 mmol/L AD溶液(2%甲醇和50 mmol/L Tris pH 7.0缓冲液),室温放置15 min左右,观察菌落颜色变化。KSDD在底物 AD 存在时会脱氢产生雄甾-1,4-二烯-3,17-二酮(ADD)和H+,H+可以使被DCPIP染成蓝色的菌株褪色。因此,酶活缺陷型的菌株会仍保持蓝色,而酶活高的菌株会褪色为黄色(图3)。(3)对获得的潜在的高产AD菌株进行进一步的酶活检测以及产量验证,以期获得最优的突变株。
  结论:获得了4株具有潜在的高产AD能力的菌株,其中,最优的突变株ZADF-4的KSDD酶活相较于出发菌株ZAD下降了81.2%(图4),活性胶也证明其KSDD酶活相较于出发菌株下降明显(图5)。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实验证明突变株 ZADF-4中,AD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图6和图7),提高到了(6.28±0.11) g/L, AD/ADD提高到8:1,AD的摩尔产率达到60.3%(表1)。对出发菌株ZAD和突变株ZADF-4的ksdd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比对,发现ZADF-4的ksdd序列在5'端缺失9个核苷酸(atgttctac),导致3个氨基酸(MFY)的缺失;还发生了两个点突变,其中一个是无义突变(g.15a>6t),另一个是有义突变(g.413c>404t),并引起了相应位置上的氨基酸变化(p.138S>135L)。上述的基因突变及其引起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可能是引起M. neoaurum ZADF-4中KSDD酶活降低及AD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3.
利用荧光猝灭法研究嘧啶酮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生理酸度(pH=7.4)的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再根据数据计算了化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反应速率常数、结合位点数与热力学常数.研究结果表明:嘧啶酮衍生物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即两者之间结合形成了复合物,结合位点数大致为1.通过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出△G<0,进一步说明化合物与BSA结合是自发进行的.  相似文献   
474.
分别研究了在酸、碱催化下对硝基苯乙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交错缩合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碱催化下反应活性高,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产物为1,3-二对硝基苯基-3-羟基丙酮;酸催化下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反应温度要求较高,反应时间长,反应产物为1,3-二对硝基苯基丙烯酮.  相似文献   
475.
一种新型席夫碱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0-菲罗啉为原料,碱性条件下经氧化生成4,5-二氮杂芴-9-酮,再与2,3-丁二酮双肼腙在醋酸催化下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氮杂芴酮席夫碱化合物2,3-丁二酮双肼腙双缩(4,5-二氮杂芴-9-酮),通过核磁、红外、元素分析表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紫外吸收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76.
溶剂对有机化学反应的影响至关重要.论文报道在无任何催化剂或添加剂的条件下,通过溶剂调控的策略,高效合成了一系列吡唑啉酮-氧化吲哚烯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