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19篇
科学研究   155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3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剑桥学派”虽以“历史语境主义”为其鲜明的方法论标识,但其由以孕育、出生及至壮大的“语境”本身,及其方法论背后的现实政治意图,却较少为汉语学界论及。本文拟以其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为例,力图阐明两方面的问题:“语境主义”兴起的“语境”是什么?以斯金纳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具有怎样的现实政治指向性?  相似文献   
152.
主位结构的信息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功能中子系统的主位结构的信息结构,进而对于两关系以及与语篇连贯、衔接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指出当主位与已知信息不相重合时,即有标记的信息中心往往更能表现出说话或作的意图。  相似文献   
153.
何金龙 《教书育人》2009,(11):87-88
第三次浪潮开启了现代新科技革命的序幕。对于这场变革,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用批判的眼光进行了审视。在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里,他认为工业文明完全侵入和控制了私人生活领域,侵占了人性的生存空间,而作为人的“第二向度”,即否定性和批判性意识消失了,人因受到工业文明的奴役和压制而失去自主性,沦为纯粹的“工具人”。工具人催生了大量的虚假需求,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或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  相似文献   
154.
许全胜 《图书馆杂志》2003,22(12):65-67
1 小引今年春夏间,上海博物馆以重值购入美籍犹太人安思远所藏宋拓《淳化阁帖》第六、七、八卷,又别本第四卷,乃传世最善之本。国宝回归,世人瞩目。七月廿三日报载记者采访汪庆正先生,称美国弗利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从浙江运动生物力学理论倾向出发介绍散见于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当中的运动生物力学列宁格勒学派的理论特色,借以评价当今西方世界和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6.
科学学派的历史形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科学史研究的材料出发 ,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科学学派的形态、特征 ,认为一定时期出现的科学学派与当时科学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有着内在的关联 ,当代科研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协调必须充分考虑到当代科学发展的特征以及当代科学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7.
文章介绍了系统隐喻的概念以及九大战略学派的主要内容,揭示了各战略学派的隐喻思维本质,认为隐喻的创新与战略思想的演变有密切联系。研究战略学派中的隐喻思维及对战略研究方法论进行综合集成与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8.
试论科学学派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李伦 《科学学研究》1997,15(3):17-23
科学学派是科学知识与科学社会“交叉”的产物,科学危机是科学学派形成的前奏,科学社会的需要则为科学学派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学派理论纲领的形成有其充分必要条件,学派领袖则是集知识权威、导师权威和组织权威(加上迷人的气质)于一身的科学权威;科学学派的“核”在学派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强大的聚合功能,“师生互择”机制决定其聚合的轨迹,科学论争(科学竞争)则起着催化放大的作用。科学学派的繁衍、分化是其引人注目的两种形成方式  相似文献   
159.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大新文化派的激烈反传统主张激起了南高—东大师生的热烈回应,催生了以学衡派为主体的南高学派。其后,南高学派以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为中心,并扩展到南北多校,形成一个广泛而延绵的学术文化网络,造就了现代中国的一个学术社会。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高学派在柳诒徵、吴宓、郭斌龢、张其昀等倡导下,以《学衡》、《国风半月刊》、《大公报文学副刊》和《思想与时代》为阵地,重塑孔子形象,发起新孔学运动,倡导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并在60年代台湾复兴孔学,成为现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一支重要派别。20世纪南高学派的演变历程,不仅表明后五四时代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自始至终交织在一起,而且也显示出南高学派的文化民族主义与北大新文化派的激进主义如影随形,成见与心结俱深。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南高学派的民族主义与政治上权威主义经历一个由分到合的复杂过程,显示出现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0.
金铁霖为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培养了众多人才,形成了一个集教学、表演、评价于一体的声乐教育学派。从民族音乐学和历史音乐学视角、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解读这一学派,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知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了解"金铁霖声乐学派"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创建多元、和谐的声乐艺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