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教育   9844篇
科学研究   1366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221篇
综合类   271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60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660篇
  2014年   1339篇
  2013年   912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1027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680篇
  2008年   810篇
  2007年   610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近几年来.对联题在中考试卷中频繁出现,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联考查题除了传统的模拟上联;仿写、对出下联的形式外,很有可能会在命题形式上有所创新。对联考查题会有哪些创新形式呢?我们用创新训练的方式作些预测。  相似文献   
162.
一、当前写作教学的现状写作能力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作文强大的分值比重让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我们为学生传授了很多技巧,也督促学生读书练笔,但是面对写作,学生依然没有生动鲜活的生活内容,没有独特真实的思想感悟,没有动人心扉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63.
主持人龙吟: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诗词中"情景反差"手法的运用,产生出怎样的效果?诗法指津古典诗词作品必然要描写人物各种各样的情感。欢乐与悲伤是人的感情中对立的两极。一般而言,欢乐明快的景色易使人宠辱皆忘、心旷神怡,而凄清冷寂的景色则常使人若有所失、黯然神伤。所以,在古典诗词创作中,作者常常是以乐景写欢乐之情,以哀景抒悲伤之感。然而,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有时是不以人的主观情感而转移的,因此,情与景常常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之中。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6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的训练,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5.
    
《初中生》2011,(19):18
"乔治·奥威尔阿叔,你不仅小说写得很预言,连散文都写得超级贴近生活呀,萌得让人掉泪!"网络语言中的"萌"算是个很"鲜"的词,形容热血奔涌的状态。其起源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66.
从语文发展的历程观照,“读”、“写”本是同根生,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语文实践”。由是观之,随读练写,让学生在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中,经受思想的对话、语感的积淀、心智的洗礼,整体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本元诉求。  相似文献   
167.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把第一学段的写作称为“写话”,目的是降低低段学生写作的难度,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我尝试着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循序渐进地抓好写话训练。  相似文献   
168.
伴随着阅读过程的随文练笔,因融读写为一体,能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而得到重视。但读写结合了,效果却不明显,甚至两败俱伤的局面仍  相似文献   
169.
伴随着阅读过程的随文练笔,因融读写为一体,能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而得到重视。但“读写结合了,效果却不明显,甚至两败俱伤”的局面仍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70.
教小学生写日记,不是语文老师的专利。作为数学老师也可以实施这一与学生交流的好方法。《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加强了各学科的整合;新课程,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新课程,突出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着眼于人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