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笔者常常见到记者稿件中存在提法不当,常识性错误,使用字、词、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不准确或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会给报纸出版质量带来隐患。现就一些常见问题作几点提醒和说明,供大家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参考。一、某些具有政治性的提法不妥当党报是党的喉舌,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党的声音的工具,在宣传口径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也要严格执行相关保密条例规定。  相似文献   
42.
莫言也会错     
佚名 《高中生》2013,(13):18
既然读者能在我的几本书里找到错误,就说明大家依然喜欢我,这对我是个莫大的鞭策。那我就更要善待读者,一丝不苟地继续写下去。我肯定,在我的书中,还有很多错误,我非常欢迎大家毫不客气地指出来,我一定虚心改正。  相似文献   
43.
王学华 《新高考》2009,(Z2):39-41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晋·升灰烬·觐·见进·退两难噤·若寒蝉B.闪烁·硕·大回溯·媒妁·之言数·见不鲜C.邂·逅亵·渎狡黠·不屑·一顾歌台舞榭·D.罪孽·啮·齿涅·槃劣·迹昭彰蹑·手蹑脚  相似文献   
44.
45.
王学超 《物理教师》2005,26(10):25-25
初中物理教材或相关辅导材料中有这样一道热现象习题: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更能把人烫伤,其解释是因为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多一个液化放热过程.我认为该题目本身的说法不明确,没有说明被烫面积的大小,水蒸气和沸水的多少.因而,其解释也就不可靠.我们知道,水蒸气或沸水烫伤人是因为它们对人体被烫部分体表放出的热量超过了人体表细胞的承受能力,造成人体表细胞的伤亡.如果说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烫人严重,那么就是说100℃的水蒸气烫人时放出的热量比100℃的沸水烫人时放出的热量多.而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但与物态变化过…  相似文献   
46.
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介绍自然常识的,如《太阳》、《海底世界》等;一类是介绍科学知识的,如《会说话的灯》、《航天飞机》等。常识性课文语言平实。写法上多以说明为主。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把这类课文上成常识课。以语言文字教学为核心,进行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与任务,常识性课文也应体现这一学科要求。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常识性课文如何根据语文课的特性抓训练点。  相似文献   
47.
汪正慧 《师道》2007,(7):56-56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如何把一篇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课程和实践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联系社会,让学生知道:学习和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8.
对我们教师来说,课堂上的物理演示实验.是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实验.学生实验多是在学校实验室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验证性教学活动.对科学家来说,科学实验却是最终现实的检验.拥有创造或打破关于宇宙的最重要理论的能力.科学实验不仅仅确认或者驳倒一些理论,它们还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现实甚至是对我们自己的看法.实验有时候完全颠覆了我们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常识性概念.有时候还会粉碎存在已久的虚构理论.以下就是一些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影响的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49.
周一贯 《福建教育》2005,(4A):20-21
在新课程理念导引下对理想课堂的追寻,使我们发现了课堂原本具有的生成性特点。不可小看这一近乎常识性的发现,它对于世代沿袭的“教案决定课堂.课堂演示教案”的铁定准则,却是强大的冲击和反叛。“有破有立”,于是一个有待认识和实践的新命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从新的高度、新的层面去认识和处理“预设”(近乎教案)和“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要使报纸不出差错,从记者到责任编辑、再到总编辑都要做警戒线上的哨兵,都要当好前沿阵地上的排雷手,成为火眼金睛的"孙悟空"。1.多学习,防止常识性错误。如,一篇新闻稿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满已过,立夏就要到来。"但实际上,二十四节气中,小满在立夏后面。稍有一点常识的编辑都会想起《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有个编辑在编校稿件时,竟把"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