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歌剧《大秦灵渠》人物主题唱段通过两个方法创作而来:一是作曲家根据地方民歌的音乐特点创作而来;二是作曲家直接采用民歌素材改编而来。该剧的音乐创作扎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突显了歌剧民族化、地域化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2.
裘真 《上海集邮》2014,(2):12-13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这是歌剧《白毛女*中年三十晚上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俩对唱那一幕的经典唱段。歌词简单描述了“门神”的大体形象(图1所示的武强木版年画中的门神与歌词描述的非常相近)和人人民贴门神以避邪驱鬼的祈望。那么门神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与文学是歌剧的两大要素,而艺术家的唱段演唱是歌剧表达与呈现的主要方式。由于不同的演唱风格倾向表达不同的艺术特点,在歌剧演唱中应根据不同戏剧情节,在不同的唱段中充分灵活运用不同的演唱风格。杜欢在歌剧《回家》中饰演的罗旺篼一角,根据不同的情感表达,创造性地运用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演唱风格的特点,并将之重新组合并融汇于唱段之中,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的取得,得益于长期以来演唱者注重气息、共鸣、吐字等基础训练以及对歌剧素材熟知的情况下"以情动人"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傩戏唱腔结构形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家族傩戏唱腔是在土家族语言声调及其民歌风格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声腔,其形式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类型和不同的结构成分。研究土家族傩戏唱腔的结构形式、结构特点是研究和总结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唱腔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土家族音乐研究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歌剧《再别康桥》是我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上海,讲述了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陆小曼,金岳霖几个人之间爱恨情仇。最后以徐志摩的意外去世而结束。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剧中人物徐志摩的表演诠释以及唱段部分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创作背景,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唱段《再别康桥》的分析来探讨剧中人物徐志摩在舞台上的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10个省市的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学生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逐步在全国推广.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上的诸多争议,也受到了教育界的好评.一些人士还建议,不仅京剧可以进课堂,还应该考虑一些地方戏曲进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歌剧魅影》是音乐剧大师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被列为“四大音乐剧”之首。该剧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顿·勒鲁的恐怖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它以精彩的音乐、惊险的剧情、恐怖的氛围,充满悬念的紧张感和完美的布景,成为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经典。  相似文献   
20.
歌剧《江姐》是中国歌剧史上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江姐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对江姐唱段的深入学习是应该的,这不仅是对声乐作品的研究,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自身的理解对"江姐"音乐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