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33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与陶、王、孟一脉相承。由于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韦诗又具有其独特性,即“冲淡平和”的诗歌风格。本文主要从仕隐态度、思想感情、人物形象、语言艺术四个方面来分析韦应物的上水田园诗的风格。  相似文献   
72.
【案例】《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片段 课始,通过师范读、生齐读和个别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大雪纷飞,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相似文献   
73.
文章在阐释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品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王维的山水诗创作,对王维山水诗所体现的空灵蕴籍的"冲淡"美进行剖析,并联系王维山水诗的创作思想,探讨其"冲淡美"所蕴含的情思和神韵。王维的山水诗是作者欣赏大自然能使自己的愤愤不平,怀才不遇的心灵得到净化;以达到调整失落的感觉,失衡的情绪,减轻尘世带来的不幸与痛苦。诗人把自然作为知己,向大自然倾诉着生不得志的怨愤。  相似文献   
74.
解读《老王》的“入口”在哪里?自然是在全文的末端,卒章显志的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的文字素来冲淡,而此句却在不经意间闪射出鲜明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75.
儒家从孔子开始,"和"的审美通过"中庸"精神的改造,主张"和而不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平和"审美观,孔子时代"中"与"和"分论,后经过子思子或思孟学派的过渡,到战国时期的荀子,完成了"平和"审美向"中和"审美的蜕变,标志了儒家对于以善为主,美善并重在音乐审美思想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76.
传世名画     
时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其作书自谓得一淡字,此乃天真冲淡之意。故后人评董书有秀骨天成,骏迈本色之誉,盖从晋人风度得神韵。观此画行草书款,天姿超迈,秀逸清虚,信大家手笔不妄矣。  相似文献   
77.
姚孝锡是由宋入金文人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其传世的诗歌虽仅有30余首,但都属于明性见情之作。他的诗作具有多元化的情感意蕴:一是萦绕心头的故国之思,二是似水流年的孤独情怀,三是优游人生的冲淡心境。这些数量不多却包孕诸多情感的诗歌,不仅极大地改变了金初借才异代时期滞金文人诗中多抒发内心激愤不平之气的单一风貌,同时也为金中期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隐身衣》凝聚着杨绛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悟,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方式。它启示众生,在生活中,要含蓄做事,谦逊待人,不张扬,不显摆: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选择适合自己性情的: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全面体现价值;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超然的思想,排除利欲干扰,潜心做自己能做的事。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人生旅途中轻松愉快地度过一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7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课程标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0.
平和心态不仅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一个称职教师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反省自己当年类似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尽可能不采取训斥、责骂甚至体罚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要把自己因人生的挫折而产生的不平之气发泄到学生身上。教师的平和心态对学校办学与教育工作意义深远。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保持平和心态,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社会也应理解尊重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