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夏季平菇栽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适应性强 ,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用菌。平菇生长势强 ,栽培粗放 ,出菇快 ,产量高 ,栽培技术容易掌握。栽培平菇所用的培养料都是一些农作物副产品及秸杆 ,并需要一定的劳动力 ,所以栽培平菇非常适用于中国农村家庭。平菇一般是在春、秋、冬季栽培 ,夏季因气温高易发生杂菌污染和虫害 ,菇农一般停止生产。笔者对夏季栽培平菇进行了初步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夏季栽培平菇需要采取一些降温措施 ,把温度降到适合平菇生长的范围内。可利用夏闲的蔬菜大棚在气温高时盖草帘遮光进行降温 ,也可以利用大田边的地沟建棚并在周围种丝瓜等攀延植物 ,…  相似文献   
42.
硫酸锌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锌,分析研究平菇苏云6号、夏王、9400菌丝生长的最佳锌浓度.结果发现,3种供试菌株对锌营养的需求相同;低浓度的硫酸锌(1×107~1×10-6/mL)明显促进菌丝的生长发育,且1×10-7 g/mL为菌丝生长发育的最佳锌营养条件;高浓度的硫酸锌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麦饭石对平菇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不同量麦饭石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量的麦饭石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均有促进,提高纤维素酶活性。其中以9%处理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44.
笔用蔬菜老茎叶、瓜果皮、中药渣等培养平菇,生物学效率达80.17%,采收的平菇实体肥厚,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333.585mg/g干重;SOD活力单位17521U/g干重,均高于棉籽壳培养的平菇,为确保所产平菇的食用安全,决不能用霉变的植物性垃圾,同时应配适量玉米粉、米糠等辅料,以补充营养基的氮素营养。  相似文献   
45.
本次试验用L-谷氨酸作为刺激因子,对平菇变异40的菌丝体及胞外多糖得率的研究,证明在浓度小于2.5mg/L范围内,对平菇变异40的菌丝体及胞外多糖得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测出作用最强浓度为1.0mg/L,为这两项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药用价值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6.
用谷粒制平菇菌种的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营养丰富,菌种萌发早。萌发力强,发菌快,菌丝生长旺盛、粗壮,污染少,菌种利用率高、产量高等优点.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推广使用,效益非常好.  相似文献   
47.
48.
平菇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醇沉浓度四因素对多糖的溶出情况。采用四因素四个水平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蒽酮—硫酸法来测定多糖,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醇析浓度均对平菇多糖的得率有显著性的影响,通过水平之间的比较最终确定了平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100℃、料液比为1:30、提取7h、醇沉浓度为90%,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6.48%,换算因子f=2.4917,稳定性实验得相对标准偏差RSD=0.18%。  相似文献   
49.
采用含药饵料饲喂平菇厉眼菌蚊的方法测得锐劲特对对平菇厉眼菌蚊幼虫的LC50为0.0622 mg/g,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平菇厉眼菌蚊幼虫的LC50为0.0048 mg/g,表明这两种药剂对平菇厉眼菌蚊的毒力较高效氯氰菊酯强。在生产中试用,锐劲特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平菇厉眼菌蚊防治效果达到90%。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配方培养料栽培平菇的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以配方③(玉米芯58%、麦麸20%、荞麦皮20%、葡萄糖1%、石膏1%)、配方⑥(玉米芯58%、麦麸20%、玉米面20%、过磷酸钙1%、石膏1%)和配方①(玉米芯78%、麦麸20%、葡萄糖1%、石膏1%)为最佳,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可达70%以上,配方②(木屑78%、麦麸20%、葡萄糖1%、石膏1%)子实体产量最低,生物学效率仅为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