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550篇
科学研究   79篇
各国文化   53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140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8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李明珠 《语文新圃》2009,(11):10-10
庄子寓言具有浓郁的荒诞色彩。“道在屎溺”、“颜回坐忘”、“鼓盆而歌”等寓言,可见其荒诞风格之一斑。可以说庄子是有意识地营造荒诞。以荒诞来抒情达意,以荒诞来创造和展现哲思。庄子何以喜用荒诞之言、  相似文献   
232.
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实在是一篇奇文,读此文,可以引发我们对社会生活作更细致地观察和更深入地思考,而要在学生身上收到同样的效果,应该进行思维训练。于是,第一节里,笔者结合钱先生修改之伊索寓言列举了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去分析,去印证,去对号入座。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给那些笔者没有举出事例的钱先生寓言举出事例加以印证。这其实是在进行正向思维训练。第二节,笔者训练反向思维,并启发学生要能够从看似相同的表象后发现截然不同的本质,增强我们的辨别力,培养我们多向思维的能力,拓展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33.
范建国 《语文知识》2001,(12):28-29
谢质彬先生《“新发于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以下简称谢文)认为:《庄子·养生主》中“刀刃若新发于硎”应解作”刀刃像刚从模子里取出来的一样”,即训“硎”为“型”,训“发”为“开”。其“后记”里还断言:“‘发’字从无‘磨’义。”我们以为其说虽新,然欠斟酌。“发”字固然多作“开”讲,然而不能以此就断言“‘发’字从无‘磨’义”。“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字正作“磨”解,古今《庄  相似文献   
234.
[知识目标] 1.探讨9则寓言的原意和作者的独到见解。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相似文献   
235.
自然是庄子之道的精神。庄子认为要体悟大道、遵循大道 ,必须实行无为 ,从而达到物归自然 ,人归自然 ,心归自然 ,万物与我同一的人生境界。时至今日 ,这种尊重人性 ,与万物和平共处的思想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36.
237.
文本的表达式,是创作者的体验与解释者的理解的中介,它们三者的相互作用,才是文本解释乃至“精神科学”的特定程序和本质表现。本文以《论语》《庄子》为个案,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表达式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系统中的空间及其召唤性,语符建构中的意象及其召唤性,试图从一个角度探讨中国学术何以能在经典解释过程中开经典之生面、以复古为解放的问题,进而为考察中国古典解释学的发展增设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38.
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被介绍入中国并初步实现“中国化”。其“中国化”的表现在于把显明的“实用”目标暗合于港隐的功利追求中,以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外衣裹挟对实际行动勇气和方法的渴望。因五四特殊的时代情状和已被“中国化”了的实用主义自身的特点,当时一切意识形态的建构均难免其“实用性”色彩.五四文学主潮“为人生”的启蒙文学,从整体观念的确立到具体操作方法、从自然主义至现实主义的选择都和“实用”密不可分。当然,实用主义也表现于从主流作家切入文学创作动机到对读者阅读效应的期待,乃至代表作京、流派、现实主义创作的普遍实用化──在作品中表现为整体的寓言化之中。  相似文献   
239.
庄子的“物化”的涵义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学人们也分别做出了很多精彩的解释。但是庄子这个人类文明的反叛者,他的物化思想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深刻的文化批判思想。通过结合西方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对庄子物化思想的具体分析,可以见出它鲜明而深刻的文化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240.
庄子“逍遥”观有三层含义:一是作为超然自得的绝对精神自由状态;二是作为顺应,利用一定现实条件的自由状态;三是作为“自足其性”的完全顺应客观条件的自由状态。它们同时代表了庄子人生观的三种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只是一种精神慰籍,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实。为了实现这种自由之境,庄子这三种“逍遥”观必然会依次逆转实现,最后,庄子的真正人生观还是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完全顺应客观条件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