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33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地方性高校中,旅游学科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年轻学科。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课堂教学和地方旅游业相脱节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立足当地旅游业做好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以适应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的需要,尤显紧迫与必要。本文就地方性高校如何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做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22.
江西星子-庐山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地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经过10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一套集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地理系的教师围绕这个理论体系编写出版了教材,影印了教参,设计了大量的引导性习题与兴趣科研项目。本文重点介绍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23.
王红 《现代语文》2009,(12):25-27
本文研究了《庐山远公话》一书中的34例AA式重言词的语义功能、语法特点,考证了词的意义,说明其中的引申、假借用法,诠释了重言词基本式与重叠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4.
后人之哀     
南雁 《学习之友》2009,(7):42-44
自少就知道庐山是避暑旅游的好地方,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到彼一游。待年逾花甲,才得以参加旅游团登山,总算遂了心愿。去时正值深秋,山上山下一个凉,体会不到它气候宜人的舒适;还不巧逢上淫雨,云遮雾障,真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加上体弱腿软,难以篁应“赶鸭子”式的快节奏观光,只好放弃探索“三,叠泉”等险要胜景,以致被人笑为:到山不到泉,白白走一遭!  相似文献   
225.
孟谦 《山东教育》2009,(5):31-31
在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每一个单元练习都有一个“读读背背”的环节,其中一项内容是读、记四字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与本单元的内容有所联系,在词义上都互相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如:三年级有篇课文《庐山的云雾》,在随后的单元练习的“读读背背”中出现了这八个四字词语:  相似文献   
226.
苏轼游览庐山时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侧面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227.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观赏完庐山后吟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寓意深刻,单从观察技巧的角度讲,也值得仔细品味。“横看”和“侧看”,会得到不同的观感,假如人们习惯了横向获得的印象,那么换成侧看,岂不是另有一番新景?  相似文献   
228.
文章以武汉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庐山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为例,从野外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考评指标体系以及野外实践教学中相关理论教学的学术争鸣等几个方面,构建了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野外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对建设规范、成熟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29.
《庐山云雾》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方位、不同时态的庐山云雾的形态、颜色等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如何多角度地让学生感受庐山云雾之美,深刻领悟语言文字之美,使语言和精神同筑同构成了我练习设计的核心。为此,我锁定“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这一情感目标,采取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23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第17课 教学过程:品读诗句,领悟意境美 师:通过刚才的读背.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庐山风景的美妙,但我应对古诗进行仔细研读。这篇古诗有许多精美的词句.读时令人感到言虽尽而意无穷,下面请同学们找到这样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