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20566篇
科学研究   73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1篇
综合类   253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89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542篇
  2016年   755篇
  2015年   976篇
  2014年   1890篇
  2013年   1839篇
  2012年   1956篇
  2011年   2249篇
  2010年   1782篇
  2009年   1365篇
  2008年   1429篇
  2007年   957篇
  2006年   826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811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680篇
  2001年   546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记者如何提问,不仅能反映出记者的个人“兴趣”,更能体现出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在美国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美国NBC电视台女记者采访奥运会冠军李小鹏时的问题是:“你平时喜欢干点什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拿了冠军之后你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时的提问则是:“如果不当教练你最想做什么工作?你的家人对你从事体操运动有抱怨吗?你有孩子吗?”而中国记者提问起来紧皱眉头:“中国队的失误为什么会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会落后美国队两分多?赛前准备会你对队员讲了些什么?”更有中国记者问黄玉斌:…  相似文献   
63.
64.
兰芳 《青海教育》2004,(9):59-59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进行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知晓.提出的问题,应包含着矛盾.有了矛盾.就有了思维,教师一般不要提那些不假思索即可回答或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不要提那些有暗示性答案的问题,不要千篇一律,让学生感到太容易和平淡。  相似文献   
65.
在传统的数学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大都是完备、确定的.解题者只能依据题目的条件(当然也包括隐含条件),通过合理的演算或科学的论证,从而求得或证实题目所指定的结论;而与题目紧密相关的其他可能情况,则解题者可不予考虑.诚然,做这类  相似文献   
66.
金本 《新闻与写作》2002,(4):35-35,36
小记者的任务是什么?第一是采访;第二是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这里着重谈一谈采访。 敏锐发现新闻线索 采访新闻,首先要有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什么?新闻线索就是“新闻苗头”,或者叫“新闻现象的初步显露”。深山里,有人发现一块铁矿石,循此挖下去,挖出了一座铁矿。这块铁矿石就是这座铁矿的“苗头”、“初步显露”,就是“线索”。采访新闻也是如此。要想采访到好的新闻,首先要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 有一位小记者在放学的路上,听到某班的同学情不自禁喊道:“啊,今天的考试真快乐!”他抓住这个线索,采访了这些同学和他们…  相似文献   
67.
68.
我理解的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9.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富有创新意识的“妙”问,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更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样,不当的提问往往会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导致“冷场”现象的发生。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被提问”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畅所欲言的愉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70.
学贵有疑——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洁 《教学月刊》2002,(4):44-45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然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即使是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启发,提问的学生也寥寥无几。这说明,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