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拍摄《先生》,我感受到教育里的一些悲伤和阴暗,但更多的还是希望和乐观。教育有一些解不开的结,但同时片子里也呈现出非常认真的努力,学者、孩子们、家庭……纪录片大家能在网上搜到,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幕后的故事吧。奇妙之旅1991年我在西安,住的地方隔壁就是省电视台。有一次我在西部海拔最高的太白山和王渭林导演聊天,在太白山顶六月积雪的客栈通铺上,我们提到不少选题,越聊越兴奋,比如20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命运。2005年,我开始拍《寻找少校》,拍的是不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12.
台湾作家张大春的《将军碑》等三篇小说,着重运用了后设小说的写作技巧,致力于对传统小说形式的解构,对作家们一再要表现的小说意义进行了狂轰滥炸式的破坏,达到了巴赫金所谓的语言狂欢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樊丽  王亚男 《出版参考》2010,(13):32-32
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很有妙趣,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有种心态上的变化。可以用书中提及的一个字为例进行描述:“娃”字,原本在汉代,是形容成熟女子之意,可时间流逝,到了唐宋,娃摇身一变成了小姑娘的代言,到如今,娃娃二字,往往多用于婴儿。作者于是感慨地对其子女解释道“原来娃娃不是小孩子,这个字是从大人长、长、长、长回小孩子的。”  相似文献   
14.
在短短一年间,内地读者对港台作家从陌生到如数家珍。张大春、齐邦媛、西西、蒋勋等港台作家在内地图书出版界的“全面开花”,成为现在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本文特遴选推荐其中部分作家及他们的新书,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张大春的<聆听父亲>是以散文笔触写就的"现代"家族史.它从现代个体的角度切入家族记忆,秉承鲜明的怀疑精神,反思原乡儒家文化传统的优劣;在沿袭传统儒家审美观念的同时进行了跨文体的形式实验.从而拓展了华语文学中家族史的书写空间,为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异域传播提供了一个典例.  相似文献   
16.
古典小说、青春小说、现代小说、文学理论,张大春的写作版图几无边界;作家、书法家、学者、说书人,他的身份也复杂含混。他的学识被很多文化人称道,但他更愿意做一个有趣的“小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