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608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419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没错,在"扬武"号舰上的詹天佑,就是20世纪初因修建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的京张铁路而闻名世界的詹天佑.但鲜为人知的是,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而声名卓著之前,就曾经作为一名海军见习官,在与来犯的法国海军舰队进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马江之役的殊死激战中一战成名,名传遐迩,当时上海英商办的<字林西报>也对他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03.
张謇和卢作孚都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基于史料分析比较二者的职业教育观及其实践,提出二者的职业教育观皆源自传统文化,并借鉴西方经验,终极目标皆为救国,但二者职业教育救国的路径、职业教育体系的架构、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态各有特点。张謇秉持的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双线发展的理念有战略高度,适合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卢作孚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观实用性强,适合初、中级技术工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4.
《校园足球》2021,(1):36-39
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来,凯里市积极落实中央、省、州的决策部署,构建了“绘制一张蓝图、完善两个体系、配强三套人马、落实四项保障”的凯里市“1234”足球运动发展模式,在凯里市大力普及校园足球运动,不断推动凯里市校园足球事业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5.
106.
庚子年(1900年)间,上海报刊时论凸显出一种从上海、东南和南方的视角立论的东南意识,表现出上海和东南绅商关心时局发展和国家命运的社会主体思想.张謇作为江苏和东南地区的上层绅商代表,他在庚子年向东南督抚的陈言献策中,也显露出与上海庚子报刊时论类同的东南意识.特别是他提出的"西北"与"东南"的"名、实"互存论,是一种深涵政治哲理的时局观,它为我们考察张謇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7.
随着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型桥梁建设中,文章详细阐述了桥梁结构箱梁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8.
王春华 《武当》2008,(1):44-45
从某种意义上说,探讨武当山的内丹理论,既是深入了解道教武当山内家拳奥秘的基础,也是认识与发掘道教养生文化遗产的一项不可忽略的工作。鉴于此,笔者拟就张三丰的内丹修炼理论作以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09.
杨春  肖英 《武当》2008,(9):20-21
太极拳原属道家神圣修炼中的功法,而后被民间所传承,随着岁月流逝变换,太极拳传承已渐失道家传真的修炼内涵,人们对张三丰经、法日渐忽略和漠视,往往修与炼概念混淆不清,甚至一些太极名家也把炼混同于修,认为太极拳就是太极拳修炼的全部。其实不然,严格地说,太极所有功法都不能称之为修,其中包括站(桩功)坐(静功)卧(睡功)用(攻守护道之法)以及精、神、意、气、力、筋、骨、皮、毛、肌内外五行之练法。无论是内炼或者是外操,无论行功盘架划分多少层次,本身不具有修持的内涵,都属于以武事修身,改变后天身体状况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0.
《武当》2008,(11):50-53
有关张三丰深谙拳道的资料及传说,除方志碑刻历史文献外,还大量存录于正史、稗史及当时的笔记、小说中,足见张三丰影响之大。这里从稗史和口碑的民俗化角度看一看张三丰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