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608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419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辛亥革命后,江苏宣告独立,张謇受邀担任两淮盐政总理,意图整顿弊病丛生的清末盐政。针对当时盐政混乱的状况,张謇力主进行盐政的事权统一改革,旨在集中盐税支持中央政府施政。但由于民国初年社会秩序未复,各省各自为政,张謇的盐政改革最终只在江苏地区得到实施,其最终不得不无奈辞职。张謇盐政改革的失败,既是民国初年两淮盐政困境的客观反映,也是当时中国政局动荡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2.
张謇是中国近代从科举营垒中叛杀出来的伟大教育家。他经过30年艰辛拼搏登上了科举制度的峰巅,这正好为他从教育的功能与地位、培养目标、教育方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业与教育的关系、教师与师范的地位、学校管理、教育发展规律等方面阐发新的教育思想,并最终创立新的教育体系准备了条件。而他之所以能从旧教育的科场魁元转变为新教育的学界泰斗,是因为他勇于并善于顺应时代潮流、实业先行、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和循序渐进的结果。考察张謇25年的兴教生涯,可以为今天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教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3.
"九寡"一词见于《文选.枚乘〈七发〉》,《汉语大词典》收有该条,所引书证即为《七发》之文,编者采用了《文选》张铣注,张铣释其词义为"九度寡也"。参之李善注,则解作"九子之寡母"。从句法及词法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词义训释以李注为是。但张铣注明了该词形始见于《七发》文中时所生成的典义,此为李注所未及,故应采入以使释义完备。由张铣对词义之误释可见对典故词的构词形式进行溯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4.
张思桐 《小读者》2011,(4):31-31
我们家有一张黑白照片,从我记事起,它就摆在爸爸妈妈的床头,虽然搬过几次家,也一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75.
读明词札记     
一、《全明词》由饶宗颐先生初纂、张璋先生总纂的《全明词》,经过二十多年许多人的努力,终于在2004年出版了。《全明词》共收作者1390余人,词作约20000首。为学术界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明词文献,对明词研究、词史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都大有益处。我们真诚地感谢饶宗颐、张璋  相似文献   
76.
张宝昆     
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等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2年8月3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现任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1988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上研究生毕业,同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7.
张謇的大教育思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教育思想的最大特色是以实业为依托,以国民教育为中心,通盘考虑,整体规划,不断创新,全面发展,他自始至终高举“教育救国”的大旗,大力创办近代教育,促使南通建成了以师范教育为本的普通教育体系,以生计教育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大众教育为目的社会化教育和救助弱势群体为主的慈善教育,这种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8.
本从分析冯与杨、蒋关系的变化入手,考察了潼关失守、冯氏通电及张依中事件的背景与始末,揭示出冯在宁方“拉杨打张”策略下,从动摇至两面取巧终至与杨决裂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79.
县里一次课改汇报活动中,我指导了一名科学课老师做一节科学课《我来造一张纸》。我对做课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要求:老师只提供学生几个思考的问题,不许讲一句造纸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每个小组不仅都能造出纸,还能造出厚纸、薄纸、厚薄均匀的纸;不许拖课一分钟。试教的结果是,课没有拖,各组都造出了纸,但多数小组没造出厚纸、薄纸、厚薄均匀的纸,没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跟着书法家学了很长时间,可一直没有大的进步。书法家就对他说:“你改用最好的纸试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