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14年8月6日新余市一次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形势、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降水的大尺度天气系统背景下,中尺度天气系统造成了本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低层925hPa的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地面辐合线和低压环流不断触发对流,使降水得以维持;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相对应,其位置和维持时间与强降水的落区和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2.
文章针对2014年5月末西藏发生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micaps常规资料对天气系统演变、动力条件、预报难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强降水期间西藏处于高空急流入口辐散场区,西风槽前低空急流提供充足的水汽输送与辐合;西藏南部特殊的地形抬升是强降水产生的重要因素;强降水期间气流上升运动明显;季节转换期间降水形态与降水强度、持续时间、降温幅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一次高原东部强降水过程在不同水平分辨率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青海高原2003年7月30日的一次降水过程,设计了一组不同水平分辨率的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式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水平分辨率均能较好地模拟高原地区的大暴雨;降水中心存在一致偏北趋势;较低水平分辨率对降水中心量值的模拟较好,高分辨率模拟值偏大。  相似文献   
34.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强对流天气在全国各地十分活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研究了我国强降水,雷暴,冰雹等极端天气的气候特征,这些因子对天气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5.
汛期强降水对青藏铁路青海段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青藏铁路青海段沿线14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及2000~2008年两个时段6~9月的降水资料,分析了铁路沿线强降水天气特征及产生水害的原因,并对开展铁路沿线水害防范气象服务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利用FY-2C红外卫星云图和相关定量产品、常规观测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及其青海省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造成2009年8月18日凌晨青海东北部短时强降水云图特征、天气尺度环境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卫星云图上青海西南方位不断有对流云团补充加强、迅速发展,是青海省东北部产生区域性大到暴雨的前兆;TBB低值带与大到暴雨发生的区域相对应,强降水落区位于TBB低值区内;射出长波辐射OLR低值区及中心轴线的走向与对流性强降水的移动及发展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8.
文章利用MICAPS系统所提供的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1年8月11日发生在日喀则市区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冰雹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动力热力条件、地面气象要素的响应变化、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此次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热力和动力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区域,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原切变线,孟加拉湾热带低压外围云系所带来的西南暖湿气流给强对流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物理量场、地面气象要素、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9.
徐燚  张力 《科技通报》2009,25(5):570-576,604
应用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浙江地形分布特征分析了台风"圣帕"期间浙江强降水的成因,并利用由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的对流参数对这次过程进行了简单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一些参数对本次过程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可以在预报台风降水中使用.  相似文献   
40.
本文利用西宁雷达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资料,对2009年6月18日青海省东部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西南暖湿气流、地面冷锋以及西宁西南方的雷暴与西北方向的新生雷暴合并加强,共同导致了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