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56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江雪松 《同学少年》2008,(11):10-10
散文要形神俱备,其中的"形"指散文的形体,包括构成形体的材料、结构、表达、笔法、思路等;"神"指散文的内涵、精神、意蕴等。散文的形与神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形散神聚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聚,是说散文的中心  相似文献   
32.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3.
凡艺术,无不体现一种“虚灵”的“空间感型”,从而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呈现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4.
《廊桥遗梦》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八十年代以真实事件为蓝本,写作的一部风靡美国的爱情故事的畅销书。全书只有158页,销量却超过千万册,无不让人称奇,90年代被搬上银幕。那么,小说的艺术魅力何在呢? 基金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三国演义》关羽形象进行了视角独特的艺术分析。发现并总结出对应叙事,板块浮雕,系列烘托,形神相映,返本存真等五条重要经验,并由此进而探讨了“三绝”各具特色的创造艺术,为认识《三国演义》文学遗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6.
37.
谢灵运山水诗前人已指出其得益于佛教思想,尤其是慧远佛教美学思想对谢诗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谢灵运极物写貌的山水诗与东晋品鉴式的山水诗之间有质的区别,体现了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这一点与谢灵运继承和发挥慧远佛教美学思想密切相关。谢灵运山水诗创造性地发展了慧远形象本体之学的美学思想,在山水诗的创造上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8.
绘画中的形神关系是理论和实践中长期讨论的一个问题。形指对象的外部特征,神表达对象的精神世界;形是形式,神是内容;开处于从属地位,神处于统帅地位。必须明确传神是绘画的宗旨,绘形是传神的手段,要努力追求“不似之似”,达到形与神和谐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39.
“形”与“神”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一对重要而又有极有特色的范畴。形神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渗透。作认为,魏晋时代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其“内在人格觉醒与追求”以及弘扬人的自我精神的社会艺思潮,使得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突破了汉代“惟贵象形,用以写图”创作思想的束缚,注重亥画表现对象内在“神”之形,艺作品的“形”较前代而言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明后期封建纲常名教礼义大大削弱,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涌起,推动了艺领域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艺术表现中“神”的解放,汤显祖的剧作“牡丹亭”的问世,标志着形神理论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神”,尤其是表现创作主体精神意趣的“我神”,作为独立于“形”又高于“形”的力量,获得了真正的解放,这时的艺作品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40.
融会性是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一个颇具民族特色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于其外在形态和内在表征两个方面显现出来.从外在形态上看,广泛运用于各艺术门类的众多审美范畴往往在内容上表现出相交叉、相重迭,在精神上表现出相交汇、相融通的特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许多美学范畴在内涵及其运用上并不单单属于某一艺术样式,而往往为其他艺术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