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6100篇
科学研究   241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03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4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育红 《传媒观察》2005,(11):61-61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之重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传递信息,主要靠语言。而语言就像河流,是经常处于交动状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实际上也一直在悄悄地变化着。这就出现了诸如“大锅饭”、“责任制”、“克隆”、“知识爆炸”、“网虫”之类的当时的流行词语。  相似文献   
42.
通感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达方式。在文学创作和生活中,通感都被大量的应用。通感是指人们在表达过程中利用不同的内容进行修辞,并在其中加入隐喻以及概念的成分。通感将不同的感觉联系起来,使两种互不相关的感觉融合相通,并相互感受,以此加强对感觉的描写,使其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表达。通感在现代汉语的表达中有力地强化了对感觉的认知,使人可以从一种较为简单的感觉中突破局限性,体会到另一种更加奇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43.
为造成讽刺的效果,罗隐调动了比喻、曲解与窜改、隐嘲、学嘴学舌与滑稽模仿、映衬、引证等多种修辞手段来进行诗文创作。它们的成功运用,使作家成为一代讽刺大家,却无助甚至有害于他的科举中第。  相似文献   
44.
一直以来,修辞教学都被作为中高级的课程予以讲授,而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外汉语中修辞教学的地位与作用日渐显现.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更容易被忽略,有很多对外汉语的书籍都未涉及到对外汉语的修辞教学.文化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修辞恰恰则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一直走俏并被人们看好的中考、高考的作文题型的话题作文,其中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把给作文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更是给学生留下了开辟创新的空间。标题是文章的眼  相似文献   
46.
秀峰是庐山的重要景区,钟灵毓秀,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诸多石刻碑文,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诗景。诗歌具有召唤性,而能经过时间的淘选而流传下来的秀峰诗景,其召唤性更有独特性:与秀峰实景相应,主要体现在语义建构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感情层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方面。既利于游客们对诗文的欣赏,又吸引着他们寻幽探胜。这对于景区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发表了许多精妙绝伦的讲话,类似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经典政治话语已经深入民心,引发了百姓拍案叫绝的强烈反应.习总讲话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修辞策略的恰切运用.研究习总讲话的艺术效果对于演讲者公开发言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48.
拉毛 《青海教育》2011,(7):30-30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作家中比较注重古代修辞理论的学者,因此,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朱自清在《文学与语言》一文中说:“比喻在口语中我们常常用到它,但在文学中,  相似文献   
49.
漫谈隐喻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大量使用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据波里奥等人的估计,人们在自由交谈中平均每分钟使用四个隐喻.有些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可能所有的词都源自隐喻.从心理学角度看,许多学者认为,类推和隐喻式推理是所有认知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尚庆学 《同学少年》2011,(10):10-11
许多同学认为,作文内容越离奇才越新颖,事件越悲惨才越感人,因此就出现了许多编造痕迹明显的文章。其实恰恰相反,作文制胜的法宝是真实,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的作文是很难获得好评的。下面从境、情、理、语四个方面来谈谈作文的真实。一、境真,形象具体作文离不开叙述和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