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语言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置根于社会生活及社会文化。它是社会生活及社会文化的反映。今天的美国英语源于英国英语。同时,它又和英国英语有着好多的不同之处,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色彩。原因就是在美国的社会生活及社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中大批异国人群及异国文化的不断移入。使它从各种渠道兼收并蓄了很多的新词汇和新语言,逐渐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美国英语。本文论述了部分美国英语词汇扩充发展的几个源流。  相似文献   
32.
在文学作品中,汉字不仅可以通过“义”进行作用,还可以凭借它的“形”产生文学意义。形体的拆合可以达到生动委婉诙谐的艺术效果,甚至可以展开故事情节完成文学作品;形体的借用可以达到形象简明的艺术效果,激发读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3.
这种学说认为,美育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故从价值功能的角度,把美育看作是提高教育功效的有力手段和重要工具.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立美教育"的新概念,即美育要发挥育人功能,展开审美活动,就必须先建立美的教育形式."美的教育形式"是教育自身之美的存在方式,是对教育规律能动运用、自由创新的产物.并非如以往的美育观所认为的那样:美育不过是对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外在美的简单照搬和借用.这一观念的"向内转",标志着对以往美育研究的新突破,为一种崭新的美育观、教育观的出现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34.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与我们相伴有许多年了。多年来,我们创造性地“借用”苏霍姆林斯基(以下简称“苏氏”)的教育智慧,不断推进全镇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5.
马先生,您好!我是天津《历史教学》编辑,拜读您的《关于俄国民粹主义的几个问题》很感兴趣,因此做了录并刊用。但是,其中关于“布尔什维克党明确借用社会革命党的土地社会化纲领,放弃了自己的土地国有化政策”我不明白,不知道“土地社会化”与“土地国有化”有什么区别,布尔什维克党弃此取彼是何意义?希能赐教,若能拨冗撰就更是感谢了。  相似文献   
36.
从应用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汉语表达中外语词语的借用形式和近年来汉语表达中频繁出现外语借用词的原因;阐释了汉语中外语词语借用现象的合理性和外语借用词的合法性,并对借用外语词的语言行为的规范意义和规范方法作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37.
汉字职能的实现有本用、兼用、借用三种情况。本用为本字记本词,兼用为源本字记派生词,借用为借字记他词。本字可以有几个本义,本词可以有几个本字。无本字的借用属于用字现象而不是造字法,有本字的借用则出于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38.
作为写作工具的语言,经长期频繁使用后,不少语言成分的表达功能衰退,甚至魅力消失,这降低了表现效果和对读者的吸引力。交叉借用是写作语言运用中大量出现独具特色且有重要意义的现象。它通过借靠修辞格、直接征引、行业交叉、人与物或具体物象与抽象事理间的转借使用等手法,赋予了旧(熟)词义新义,增强了生动形象和诙谐、幽默的效果,使功能退化的语言成分焕发新的活力,让魅力再生。  相似文献   
39.
交叉借用是写作语言运用中大量出现的独具特色的且有重要意义的现象。它通过借靠修辞格、直接征引、行业交叉、人与物或具体物象与抽象事理间的转借使用等手法,使旧(熟)词生发了新义,增强了语言的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效果,使功能退化的语言成分焕发出新的活力,让魅力再生,提高了表现效果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40.
城市网络及其跨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传统强调集聚经济的城市内生增长理论不再适宜用来单独解释“流动空间”塑造下的城市与区域组织。城市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则为新常态下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起点。探讨县域经济发展不应将集聚外部性、城市网络外部性进行割裂,而要统一于共同的微观基础。推动更深入的细分领域产业链条的有序衔接,有助于跳出地区同质化竞争冲突,从而实现区域价值链的垂直嵌入攀升。强化城市网络互联互通,实施借用行为,优化产业布局,能够有效促进都市圈外围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