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173篇
科学研究   11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10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养成教育是对高职教育实现培养目标过程规律性的理性认识。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养成职业技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念是引领高职教育全过程提高层次的内在动力,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2.
德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自我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个体形成良好的德性品质,应从个体德性发展的动力和行为加以探索。德性行为发生的动力机制,心理学界盛行四种理论:先天本能论、社会学习论、交互作用论和社会动力论。德性行为启动过程为:在启用机制条件下进行德性收益分析,经过激励机制的调控,迅速判断后发出德性行为。这是一般情景的德性行为启用过程,在复杂的德性情景中,促使个体做出有效德性行为的是自律德性,即德性自我管理,它的形成途径是:对德性规范的认同,用责任为德性立法,在意志指导下行动,习得自我约束力。  相似文献   
83.
学生德性何以生成,是道德教育领域争论颇多的问题,人们一直都在试图找寻学生德性生成的基础。学生德性的生成,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有其生物学上的基础;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有其伦理学上的基础;从移情与道德发展的视角来看,有其心理学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针对新时期少年儿童思想特点,学校要找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积极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独生子女教育、养成教育等方面有机结合的思想道德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85.
当人们还在争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孰优孰劣时,“养成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并在教育实践中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86.
高职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和旅游行业特殊的行业特性,以及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凸显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由教育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体系、考核评价、实施保障组成,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一个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87.
在专业教学中贯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企业实践及相关调研,基于对高职院校在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高职毕业生在职业素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对如何在专业教学中贯穿落实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8.
袁佳 《文教资料》2011,(28):118-120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二代"走入校园,强化"独二代"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引导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体验式教育在促进"独二代"良好的习惯养成中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形成团队精神,增强意志力。但是,考虑到"独二代"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实际运用体验式教育方式时要注意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培养秩序感,做好与家庭教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89.
长期以来,不少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于真正的教学仍缺乏深刻全面的领会。本文通过回溯教育"善"的内涵衍化,揭示了自古代以来评判教学的视角位移,总体上呈现出从教学的目的论取向到实践伦理立场的变换,并进而考察了近代以来被视为教学理想范型的"教育性教学"命题的本意与价值,及其后来在跨文化传译与诠释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悖离。进而,从教学的"教育性"延展至"道德性"的讨论,指出当代探求真正教学意味的重点应在关注实践伦理,而其评判标准应坚持"以善致善"即目的与手段的统整性思考。  相似文献   
90.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