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34051篇
科学研究   120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09篇
综合类   771篇
文化理论   76篇
信息传播   329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780篇
  2020年   969篇
  2019年   997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699篇
  2015年   1129篇
  2014年   2459篇
  2013年   2145篇
  2012年   2302篇
  2011年   2631篇
  2010年   2242篇
  2009年   2209篇
  2008年   2411篇
  2007年   2216篇
  2006年   1787篇
  2005年   1653篇
  2004年   1577篇
  2003年   1405篇
  2002年   1467篇
  2001年   1386篇
  2000年   1142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9,(4):8-9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对当前在大思政"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战略背景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六点建议:1.把握正确的价值引领,明确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2.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源;3.调研分析学情,以人为本因材施教;4.善于运用互联网+,丰富教育载体和教学方式;5.关注细节,多元化评价;6.自觉对标,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魂、以服务为根”的育人观 ,形成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的育人氛围 ,就必须对本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有清晰的认识 ,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实施方案 ,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剖析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对策。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德育过程缺乏主体性,以知识的灌输代替品质的养成,忽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形式化倾向严重,有效性程度较差,因此,我们应结合心理学原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看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础教育的形势最近,国家教委组织了若干个督导检查小组,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五项工作的督导检查.我们可以这样说,近十年来,基础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对所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的估计.首先,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总的来讲,危房已由原  相似文献   
5.
杨春生 《江苏高教》2006,(6):114-115
高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采用创新和超前思维,体现高校德育工作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先进性,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才,使人完善,“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与教育及教育学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对传统知识观的颠覆;“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本力图从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着手分析,以期达到德育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整体构建德育工程;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不断开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一方面具有很高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而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道德矮人”。学生在理想的道德世界和现实的道德世界里成长、困惑、迷失、彷徨。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而最不易受人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化行为在起着抵消作用,例如下面几种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